2012年法雷奧在中國的銷量超過100億元(16億美元),占其全球銷量的10%。法雷奧預計到2015年在中國的年銷售額可增長一倍,屆時中國將成為其最大的全球市場。
另一家法國供應商佛吉亞預計到2016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將達到33億歐元(268億元),較去年的15億歐元增加一倍多。
去年天合汽車35%的收入來自美國市場,而15%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但公司首席執行官John Plant說,到2020年,天合在中國的收入將與美國市場的收入相匹敵。
德國供應商Brose集團2012年在中國的銷售額達7.6億歐元,增長20%,去年公司新建了兩家工廠擴大在中國的產能。
車展上全球供應商使用最高頻的詞是"增長",但你可能會疑惑他們在中國的業務增長驅動來自哪里。
主要因素是其主要客戶即全球汽車制造商的積極擴張。
例如佛吉亞,其中國市場90%的收入來自全球汽車制造商。單是大眾集團就占了佛吉亞在中國業務量的40%。
大眾目前在中國有兩家在建工廠,本月宣布將新增7家總裝廠,2013到2018年間,計劃將年產能提高到400萬輛,目前的產能為250萬輛。
大眾正與通用爭奪中國最大輕型汽車廠家的地位。
上周通用汽車宣布計劃到2015年新增4家總裝廠。
鑒于歐洲陷入衰退,其它主要新興市場經濟(包括俄羅斯、印度和巴西)也缺乏動力,跨國汽車公司很可能提高他們在中國市場的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