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溫州市環保、衛生、公安等部門聯合通報了查獲的一起特大醫療廢物案。目前,已扣押醫療廢物數十噸,刑拘曹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6家診所被停業整頓。
根據披露的情況看,這些醫療廢物是從個體診所等流出,以每斤1元多的價格被曹某等人收購,粉碎加工后,再一次流向市場。
民房堆放大量醫療廢物
鹿城區藤橋鎮上橋村一幢三間相連的“通天房”里,被發現藏有大量輸液管、輸液瓶、注射器等大量醫療廢品。環保、公安等部門經過1個多月調查發現,這幢民房戶主是曹某,今年50多歲。
從去年八九月到今年5月21日,曹某以藤橋鎮為中心,在甌海、鹿城、永嘉以及麗水青田一帶,收購輸液瓶、輸液袋、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及塑料藥瓶等。收購來的醫療廢物在上述民房里,由工人進行分類。
變身塑料用品等上市
這些醫療廢物中,輸液管、輸液袋經過粉碎、晾曬后裝袋,出售給平陽宋橋的一家鞋材加工廠,由該廠將輸液管、輸液袋粉碎顆粒混合在樹脂等原料中,加工成鞋底用的塑料粒子,出售給鞋底廠或鞋廠。
輸液瓶、輸液控制閥、塑料藥瓶及一次性注射器分類后則直接包裝,出售給瑞安塘下的塑料加工經營商,由經營商進行粉碎,以塑料原料出售給客戶用于制造塑料用品。
這些醫療廢品從收購加工到經銷,涉及到曹某等10人。鹿城公安分局有關人士表示,這10人涉嫌重大環境污染罪被刑事拘留。
暫未發現人體傷害案例
醫療廢物里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化學物質,甚至會有放射性和損傷性物質。
按照規定,已經使用過的輸液瓶、輸液袋、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及塑料藥瓶,屬于醫療廢物,是危險品。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據了解,我市有兩家單位專門進行醫療廢物回收和處置,這些醫療廢物經過高溫高壓蒸煮、粉碎,最后送到垃圾焚燒廠無害化處理。
對于此次案件中流向市場的醫療廢物,目前有關部門已經提取樣品,檢測是不是含有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化學物質等情況。
據警方調查,目前未發現這些醫療廢物造成人體傷害的案例。
溫州市開展地毯式檢查
數據顯示,溫州市醫療廢物處置量近年來快速增長。
2012年,全市醫療廢物規范處置量4669噸;2013年溫州市共收集處置醫療廢物5350噸;今年一季度收集處置醫療廢物1610噸,預計今年全年會突破6000噸。
從這起被查獲的醫療廢物案可以看出,農村個人診所醫療廢物存在著管理漏洞。個別個人診所為了賺取一些小錢,將醫療廢物擅自出售給曹某。目前,涉案的6家診所已被停業整頓。
接下來,溫州市衛生、環保、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監管,特別是對山區、個體診所等醫療機構監管醫療廢物管理,進行地毯式檢查。對非法處置醫療廢物的單位或個人給予行政處罰,觸犯刑法的予以刑事處罰,確保醫療廢物規范化收集和處置。
新聞鏈接:醫療廢物加工成黑心棉
2013年,河北省滄州市獻縣一小作坊被查。該作坊內有回收的舊衣物和從醫院拉來的病人換下來的棉墊等醫療廢棄物,那里每天加工出大量黑心棉。
收購窩點里滿地是血
2007年,重慶查獲一起非法收購醫療廢物案。女子一個月內,竟收購了33.9噸一次性輸液管等醫療廢物!執法人員說,到窩點時感到震驚。“一進門就能聞到惡臭,醫療廢物散放在四周,地面上到處都能看見暗紅色血液。”
非法買賣醫療廢物被判刑
2011年10月,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對一起非法買賣醫療廢物危險物案作出一審判決,分別判處被告人梁某、黃某、李某和陳某有期徒刑3年3個月至有期徒刑2年。這是浙江省首例以醫療廢物為買賣對象的非法買賣危險物質犯罪案件。
男子收醫療廢物被判3年
2009年6月,云南昆明,當地警方在一出租房里查獲大批報廢注射器和針頭,隨后收購這批醫療廢物的段某被抓獲。2010年1月,昆明西山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段某犯非法儲存危險物質罪罪名成立,判處有期徒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