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業添加劑,PU人造革的成份含量有著數十種之多,但DEHP因為分子結構的關系,被人食用后有“性早熟”的威脅。常懷春介紹,曾有英國一大學對小白鼠使用了這種物質后,小白鼠懷孕后發現為“畸形胎”,足以確認其整個破壞力。
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塑化劑DEHP多數被用作為沙發、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常懷春說,由于價格較低,約有80%需要軟化的塑料基本都添加了這種物質,其中便有市民常見的壁紙、人造革等。由于這種物質存在一定的揮發性,因此被稱為一種環境激素,未成年人等都需要遠離,不應該在這種環境下生活。PU人造革的成份含量等室內常用物質最好不要設立在兒童起居區域,可以有效減少接觸塑化劑DEHP。
不過,此次發現的問題是將其作為食品添加劑,卻令人瞠目結舌。李有良介紹,按照其分子構成上看,鄰苯二甲酸本身就是有毒物質,還具有強致癌性。李有良說,這種物質是不應該與食品類直接接觸的,哪怕是食品瓶也不應該與飲料包在一起,一些違規生產的pvc食品保鮮膜也不排除使用過這種物質。“只要與食品接觸,基本就會導致被動服下這種物質,如此一來,就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常懷春說,由于塑化劑很難排出,因此殘留在體內的危險率極高。對于女性有著內分泌失調的影響,男子則是對生殖系統的損害較大,要遠比三聚氰胺等強出數倍。
除了食品外,女性喜歡用的化妝品中也會使用這種物質。常懷春介紹,在指甲油等化妝品中,由于塑化劑DEHP有增稠等效果,就會富含這種物質,很可能在吃飯時進入人體內,造成對身體的傷害。
遼寧大學化學學院碩士生導師、常懷春教授和沈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李有良獨家為本報解讀了有關塑化劑DEHP的特性,以及如何應對的有關問題。
“塑化劑DEHP為鄰苯二甲酸二酯,用于軟化塑料制品,添加后可讓微粒分子更均勻散布。”常懷春介紹,這種特性就為飲料提供了“增稠挑勻”效果,還可以延長保存時間。
有關資料顯示,棕櫚油的價格大約是PU人造革的成份含量的5倍。常懷春說,一些不法廠商為了減少成本,就舍棄了一些食用添加劑棕櫚油,臺灣地區出現的應該是這樣一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