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是今后的一個趨勢,現在市場瞬息萬變,需要生產制造作出快速反應,只有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才能做到。我們需要以開放的視角和思維來擁抱‘互聯網’,迎接新的浪潮。850加工中心
通過物聯網改造,所有生產指令在指揮室直接下達,并對生產過程進行實時跟蹤和精準管理,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早在2012年底,賴國貴就確定了信息化建設規劃:預計到2015年底,貫通從客戶端到供應端、從研發端到產品端的全信息鏈,實現快速響應和精準調控。這就是一個“互聯網 ”的三年行動計劃。
位于杭州余杭經濟開發區的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大排量摩托車、全地形車、游艇及配套水冷發動機研發、制造和銷售的民營企業。
董事長賴國貴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張加拿大的《環球郵報》,一篇題為《顛覆“中國制造”傳統印象:一家公司如何為中國企業開辟新路》的報道,顯得格外醒目。
創辦企業20多年來,賴國貴從未想過要為中國企業“開辟新路”,但每當看到這篇報道,一份莊嚴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站在“互聯網 ”的風口,他又在做些什么呢?
春風動力的“智慧制造”實踐
陳柯亮的面前,是一面由12塊55英寸屏幕組成的巨大屏幕墻,屏幕上是來自廠區110多個攝像頭采集的實時數據,材料采購、設計開發、生產管理、質量控制、設備維護等廠區的每一刻變化,在這里一覽無余。
這間不大的辦公室,是春風動力的智能制造指揮中心,10余名生產主管、計劃主管都在這里集中辦公,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預警信息都會自動反饋到這塊屏幕上,部門主管就能時間作出響應,及時處理。
陳柯亮是生產部經理,他說,就在4月1日,發動機車間因缺少158mj-3配氣搖臂及搖臂軸而停產。指揮中心收到反饋后,生產部、品檢部迅速聯動,“不到10分鐘,所有物料全部到場,生產就恢復了”。
與其一墻之隔的就是機加工車間,偌大的車間幾乎看不到什么工人,100多臺機床不停地運轉著。記者注意到,每一臺機床都安裝了一個物聯網終端,機床進行的每一道工序及產品參數,都會傳到智慧制造智慧中心……
這套上規模的工廠物聯網樣板工程,是浙江力太科技有限公司為春風動力量身打造的。“通過物聯網改造,我們所有生產指令在指揮室直接下達,并能對生產過程進行實時跟蹤和精準管理,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我們初步估算了一下,人均生產效率提升30%,設備利用率提升25%,庫存周轉率提升50%,這點投入,值得!”春風動力企業管理部經理周雄秀說。
國賓護衛摩托車隊
引來“鯰魚效應”
在春風動力一樓展廳,陳列著各種不同型號的大排量摩托車、全地形車、游艇及配套水冷發動機。而在展廳的中央,一輛大排量摩托車格外引人注目,周雄秀介紹,這就是國賓護衛摩托車。
別小瞧這款摩托車,它擁有30多項專利,造型是根據天安門前的石獅演繹而來,貼花的靈感源于中國的長城。而車上的“智慧應用”也足以驚艷世人——擋風玻璃和座墊可自動升降,前置攝像頭能實時無線傳輸視頻,頭盔可實時傳輸音頻,還有ABS系統(防抱死制動系統)、WP減震系統……
“在去年舉行的APEC會議上,十年之后重返公眾視野的國賓摩托車護衛隊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春風動力自主研發的國賓護衛摩托車的驚艷亮相,使企業品牌得到快速提升,并帶來了“鯰魚效應”,“一些公安、交警、消防等公務領域用車訂單接踵而來。”
去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外銷比重占到70%以上,在不斷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近幾年來,春風動力也開始著手梳理和布局內銷渠道,目前在國內已擁有近400余家直供網點。”周雄秀說。
賴國貴的“互聯網 ”三年行動計劃
“做國際動力運動設備的供應商。”短短一句話,寄托了春風動力的夢想。
為了這一夢想,早在2012年底,賴國貴就確定了信息化建設規劃:預計到2015年底,貫通從客戶端到供應端、從研發端到產品端的全信息鏈,實現快速響應和精準調控。實際上,這就是一個“互聯網 ”的三年行動計劃。
2013年開始,企業就開展了組織架構調整、流程優化、硬件技術改造等系統基礎建設工程,包括整車裝配流水線貫通、機器人焊接流水線引進、電池線改裝等,耗資6000多萬元。
去年,春風動力又先后展開了物聯網系統、商流系統、條形碼系統、SCM系統、PLM系統、eHR系統等信息化系統的開發、升級和應用,實現了人、機、料等要素的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
“‘互聯網 ’是今后的一個趨勢,現在市場瞬息萬變,需要生產制造作出快速反應,只有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才能做到。我們需要以開放的視角和思維來擁抱‘互聯網 ’,迎接新的浪潮。”春風動力副總經理高青說。普通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