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礎上,經過填充、共混、增強等方法加工,提高了阻燃性、強度、抗沖擊性、韌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其在眾多行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汽車行業、家電行業、建筑行業等。
而隨著“以塑代鋼”和“汽車輕量化、家電輕薄時尚化”等趨勢的影響,“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中國”等政策的逐步推行,該行業的應用產品將進一步拓展,企業技術升級與創新和產品結構的優化與調整,為該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2017改性塑料機遇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改性塑料研發為突破口
:12 月19 日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改性塑料研發為突破口,著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塑料產業的技術水平。加強再生塑料綠色回收、高質量改性、高值利用各個環節的技術創新,主動開展技術升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再生塑料產品的技術標準和產品價值,提升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新材料被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之一
第二:在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發展綱要中,將新材料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之一,而合成樹脂是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成樹脂行業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制造業優先發展的重點行業。
汽車輕量化為改性塑料提供新機遇
第三:汽車輕量化為改性塑料行業發展提供新機遇,輕量化已經成為當今新車研發的焦點,要達到輕量化目標,除了優化結構與工藝設計之外,大多圍繞在材料的選取上。高性能塑料的融入不但能減輕車重,還能起到減震、耐磨的作用,從而更好地延長汽車使用壽命。 據統計有42%的改性塑料用于汽車行業中,而在我國僅為10%左右,預計未來幾年汽車行業將成為工程塑料消費量增速快的領域。
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改性塑料行業存在較大發展空間。數據顯示,中國塑料總產量從2004年的近1800萬噸上漲至2016年的近8000萬噸,改性化率也從8%增長到19%。
然而衡量一個國家塑料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塑鋼比,我國僅為30∶70,不及平均的50∶50,更遠不及發達國家如美國的70:30和德國的63∶37。我國人均塑料消費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加大創新力度
、“十三五”時期,中國合成樹脂行業將圍繞汽車、現代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輕量化、高強度、耐高溫、減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加大創新發展的力度,努力提升工程塑料產品質量,加快開發長碳鏈尼龍、耐高溫尼龍、非結晶型共聚酯(PETG)、熱塑性聚酯彈性體(TPEE)、高性能聚甲醛改性產品等產品。
加快發展單體
第二:加快發展關鍵配套單體和工程塑料合金,重點發展具有增強、增韌、耐熱、免噴涂、微孔發泡、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改性塑料產品。力爭到2020年,工程塑料國內自給率達到70%以上,聚烯烴的自給率接近70%,其中基礎較好的特種聚酯類工程塑料實現凈出口。
通用塑料工程化
第三、通用塑料工程化:盡管工程塑料新品不斷增加,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并由于生產裝置的擴大,成本逐漸降低。但是,在改性設備、改性技術不斷發展成熟的今天,通用熱塑性樹脂通過改性逐漸具有工程化特點,并已經搶占了部分傳統工程塑料的應用市場。
工程塑料高性能化
第四、工程塑料高性能化:隨著國內汽車、電子電氣、通訊和機械工業的蓬勃發展,改性塑料工程塑料的需求將大幅上升,各種高強度耐熱型工程塑料將得到廣泛應用。
開發新型高效助劑
第五、開發新型高效助劑成為改性塑料發展的另一重要方向:改性塑料涉及的助劑除了塑料加工常用的助劑如熱穩定劑、抗氧劑、紫外吸收劑、成核劑、抗靜電劑、分散劑和阻燃劑等外,增韌劑、阻燃增效劑、合金相容劑(界面相容劑)等對改性塑料的性能改進也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
色母粒產量將大幅增長
第六:隨著我國塑料制品業的迅速發展,色母粒的產量將比過去有較大增長。一些色母粒品種將直接提供給上游石化企業,用色母粒與樹脂直接做成彩色改性料,如管材料、汽車專用料等。這一生產方式的形成使過去一向以小批量、多品種為特色的色母粒生產模式要部分轉型為單一品種、大規模的生產模式。生產模式的改變也將給色母粒技術提出挑戰,如何長期保證所生產色母粒的均一性、如何適應大型螺桿造粒技術將是這種色母粒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總結
目前我國改性塑料生產企業和國外還存在差距,“十三五”時期是我國改性塑料行業發展的關鍵時刻,相信在“十三五”完成的時候,我國改性塑料產業能夠再上一個臺階,良化新材料也會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