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加工工藝復雜,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為了簡化加工方法,隨著合成橡膠生產技術的發展,開發了熱塑性彈性體。
熱塑性彈性體的基本特征是,當受熱時軟化,冷卻時仍賦有彈性。既具有橡膠的一般性能,又具有熱塑性塑料的加工性,不需要硫化,可用一般的塑料加工設備進行加工,邊角料可重復使用。這樣就可以大大地簡化加工方法,節約硫化助劑,大幅度降低能耗,縮短加工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
熱塑性彈性體的生產方法和一般合成橡膠的生產方法基本相似,所不同的主要是工藝條件,需要嚴格控制嵌段結構的生成。
早的熱塑性彈性體是1950年西德拜耳公司試制的熱塑性聚氨酷橡膠。由于當時產量小,價格貴,以及原料和產品性能的局限,未能得到發展。1965年殼牌公司生產的丁二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上市以后,才充分顯示了熱塑性彈性體的獨特性能,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從而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目前生產熱塑性彈性體的國家有美國、日本、西德、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等國。蘇聯也計劃發展熱塑性彈性體??偵a能力在60萬噸左右(有的國家將熱塑性丁橡膠與低順式聚丁二烯橡膠共用一套裝置,該數字與實際生產能力可能有出入),年平均增長率在10%以上。
目前工業生產的熱塑性彈性體主要有乙烯嵌段共聚物、聚烯烴、聚氨醋和聚醋聚醚四種基本類型,各種類型又都有多種牌號的產品。此外,近年來馬來西亞等天然橡膠生產國還開發了熱塑性天然橡膠,其產品已投放市場。
熱塑性彈性體具有廣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制做鞋底、粘合劑、塑料改性劑、電線電纜、以及其它注模和擠出制品。
據報道,熱塑性彈性體除了已有用途的需要量繼續增加外,預計今后在輪胎、緩沖系統、容器等方面的消耗量也將有較大的增長。根據預測,到1987年熱塑性彈性體的消耗量將增加到45.5萬噸,其中美國將達到24.5萬噸,屆時消費結構將有一定的變化,其比例將為:制鞋27.7%,汽車8.5%,粘合劑17.1%,塑料改性19.2%,膠管4.9%、電線電纜6.1%,其它16.5%。
為了滿足迅速增長的市場需要,目前國外一些公司正在擴建和新建熱塑性彈性體的生產能力。目前國外對熱塑性彈性體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躍,除了改進現有熱塑性彈性體的性能外,還在積極研制性能更好的第二代熱塑性彈性體,預計在今后數年內將陸續問世。
本文由深圳市中塑王塑膠制品有限公司撰寫,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www.tpetp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