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們習慣將用PVC樹脂為原料生產的人造革稱為PVC人造革(簡稱人造革);用PU樹脂為原料生產的人造革稱為PU人造革(簡稱PU革);用PU樹脂與無紡布為原料生產的人造革稱為PU合成革(簡稱合成革)。對PU人造革、PU合成革來說,目前行業還沒有準確地命名,但有人習慣上把上述三種革統稱為合成革。到底如何命名?有待大家來統一和規范,以給它一個較為恰當的名稱。
人造革、合成革是塑料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各行業被廣泛使用。人造革、合成革生產在國際上已有60多年發展歷史,中國自1958年開始研制生產人造革,它在中國塑料工業中是發展較早的行業。近幾年來,中國人造革、合成革行業的發展不僅是生產企業裝備生產線的增長、產品產量連年增長、品種花色年年增加,而且行業發展過程中有了自己的行業組織,有相當的凝聚力,從而能把中國人造革、合成革企業,包括相關行業組織在一起,發展成一個有相當實力的行業。
繼PVC人造革之后,PU合成革經過科技專家們30多年的潛心研究和開發,作為天然革的理想替代品,獲得了突破性的技術進步。
PU涂于織物表面早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的市場上,到了1964年,美國杜邦公司開發出了一種用作鞋幫的PU合成革。日本公司建立了一套年產60萬平方米的生產線之后,經過20多年的不斷研究開發,PU合成革無論在產品質量、品種,還是產量上都得到了快速地增長。其性能越來越接近天然皮革,某些性能甚至超過天然皮革,達到了與天然皮革真假難分的程度,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當今,日本是大的合成革生產國,可樂麗、帝人、東麗、鐘紡等幾家公司的產品基本上代表著國際20世紀90年代的發展水平。其纖維及無紡布制造向著超細化、高密度化和高無紡效果方向發展;其PU制造向著PU分散液、PU水乳液方向發展,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從開始的鞋用、箱包領域發展到服裝、球類、裝飾等其他特殊應用領域,遍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天然皮革由于具有優良的天然特性被人們廣泛用于生產日用品和工業品,但隨著人口的增長,人類對皮革的需求倍增,數量有限的天然皮革早已不能滿足人們這種需求。為解決這一矛盾,科學家們幾十年前即開始研究開發人造革、合成皮革,以彌補天然皮革的不足。50多年的研究歷史過程就是人造革、合成革向天然皮革挑戰的過程。
科學家們從研究分析天然皮革的化學成分和組織結構開始,從硝化纖維漆布著手,進入到PVC人造革,這是人工皮革的代產品。科學家在這一基礎上,做了多方面的改進和探索,首先是基材方面的改進,隨后是涂層樹脂的改性和改進。到了20世紀70年代,合成纖維的無紡布出現針刺成網、粘結成網等工藝,使基材具有藕狀斷面、空心纖維狀,達到了多孔結構,而符合天然革的網狀結構要求;當時的合成革表層已能做到微細孔結構聚氨酯層,相當于天然革的粒面,從而使PU合成革的外觀和內在結構與天然革逐步接近,其他物理特性都接近于天然革的指標,而色澤比天然革更為鮮艷;其常溫耐折達到100萬次以上,低溫耐折也能達到天然革的水平。
實踐證明,合成革的各項優良性能是天然皮革無法取代的,從國內外的市場來分析,合成革也已大量取代了資源不足的天然皮革。采用人造革及合成革做箱包、服裝、鞋、車輛和家具的裝飾,已日益得到市場的肯定,其應用范圍不斷拓寬。
轉載請注明:轉載自環球塑化資訊網 http://www.j165.com/news/
本文鏈接:http://www.j165.com/b-shengshi/news639/
免責聲明:本文"淺析:人造革與合成革及其組成與發展"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環球塑化網無關。環球塑化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如因作品版權問題需要處理,請與我們聯絡。電話:400-115-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