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蘇亨通高壓電纜公司建國內最大海底電纜專用碼頭
2011年2月,常熟市口岸辦正式批準江蘇亨通高壓電纜有限公司在常熟經濟開發區長江口岸開建全國最大的海纜專用碼頭。項目總投資10多億元,建設8000噸泊位和2000噸泊位兩個萬噸級碼頭。公司主導產品為500kV超高壓交聯電力電纜、光電復合海底電纜、海底電力電纜、海底光纜等,計劃年內陸續投產。
2. 國家質檢總局啟動電線電纜質量聯動檢查
2011年3月28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關于開展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全國聯動監督抽查和生產企業調查的通知》(質檢監函〔2011〕15 號),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電線電纜質量專項整治工作(簡稱"聯動抽查")。"聯動抽查"的時間是2011年4月1日-2011年11月30日,總共為期8個月。
3. 湛江吳川市建設海底電纜項目
2011年3月,廣東省湛江吳川市的廣東威立海底電纜項目開始建設廠房,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該項目計劃投資8億元人民幣,計劃2011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30億元,創稅收6000多萬元。
4. 津成電纜公司在貴州被判罰款1195萬元
2011年4月20日,貴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貴陽津成電纜公司和天津津成電纜公司產品涉嫌不合格,發"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額達1195萬元。
被處罰方不服,向省政府提請行政復議,并在北京召開維權新聞會,對貴陽質監局的行政處罰提出質疑,并對該局就此案的說法進行了回應。貴陽津成公司認為,貴陽質監局撒下彌天大謊、制造天大冤案,貴陽質監局執法沒有法律依據,屬違法執法。此案還在審理中。
5. 發布《電線電纜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意見》
2011年4月21日,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線電纜分會發布《電線電纜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了"十二五"期間行業發展的三個目標,并提出了"四個形成"的歷史重任:① 形成3~5家銷售額達數百億元并且具有一定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② 形成6~12家銷售額達100億元并且在專業產品領域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專業化特色企業;③ 形成一批產品各具特色、專業制造能力強、配套較為齊全、差異化發展的區域線纜產業集群;④ 形成一批具有專業生產特色以及區域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