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塑化網10月08日訊
“三季度,共有63家中國企業在全球各資本市場完成IPO,合計融資377億元,環比減少30%,同比減少48%。”7日,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單起融資案例來看,三季度平均單起融資金額為6億元,相比上季度的7.4億元大幅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A股市場的整體低迷,新股發行“三高”現象也得到有效遏制。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A股平均發行市盈率已降至28.9倍,連續第六個季度下滑,創下IPO重啟以來近3年的新低。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提供給導報記者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中企IPO的數量和規模,均創下了2010年以來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中企在境內外IPO融資均有所下滑。在境內外資本市場分布上,今年三季度共有45家中國企業在境內A股上市,合計融資276.3億元,數量占融資總額的71%。但這一融資金額較以往下滑明顯,其中,環比減少26%,同比減少50%。
實際上,探底的不僅是中國IPO市場。安永會計事務所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IPO持續下降,項目融資總額為241億美元,環比大減46%。
個股方面,7月伊泰煤炭(03948.HK)登陸港交所,融資57億元,成為三季度規模最大的IPO案例。此外,中信重工(601608)7月6日登陸上交所,融資32億元,為三季度A股市場規模最大的IPO案例,是繼中國交建(601800)后年內A股市場規模第二大IPO。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發行“三高”現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三季度,A股平均發行市盈率在創下IPO重啟以來近3年新低。
“隨著股指持續低迷和暫停IPO的呼聲漸起,監管與發審部門承受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國際財務管理師協會山東中心主任王陳表示,新股發行改革措施“組合拳”的出臺,加之目前股市持續低迷導致市場觀望氛圍濃厚,使得目前新股發行“三高”現象也逐漸減緩。
IPO遇冷,受影響的不僅僅是上市公司。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26家券商投行作為主承銷商合計實現12.62億元的承銷與保薦收入,該數字與去年同期28.84億元相比降幅達到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