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塑化網10月29日訊
上周五個交易日,大盤在周一微漲后,持續震蕩下行,多空雙方圍繞2100點展開爭奪。上周五,兩市股指大幅下挫,當日滬指大跌1.68%,失守2100點,截至收盤報2066.21點;深成指報8414.85點。上周全周,滬指跌2.92%,周線結束三連漲;深成指全周跌4.34%。
經濟數據利空滬指
上周五滬指早盤低開后快速跌破2100點,權重股集體做空。分析認為,國內工業經濟基礎不穩固,企業盈利處在下滑期,以及隨后而來的各類解禁股壓力是造成上周五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
今年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3.1%,今年以來,工業企業利潤始終處于下降態勢。民族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徐一釘認為這是市場在上周五大跌的原因之一。他認為,國內工業經濟趨穩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工業品出口形勢嚴峻;企業利潤持續下滑;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因此,四季度GDP雖然出現回升較為溫和,季度GDP同比增長將呈現“L”形。
同時,美歐企業日前大規模裁員顯示經濟狀況不佳,央行單周回籠資金規模創四年來新高,以及部分權重股票出現三季報業績差于預期,這些也是拖累指數下行的重要因素。據悉,自9月1日以來,北美企業已宣布裁員達6.26萬。
關注承諾更長鎖定期股票
另外,創業板本周迎來“三年解禁大限”,即首批創業板公司上市時限售股鎖定期為3年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這將為市場帶來一定壓力。
深交所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中旬,創業板已有236家公司部分限售股解禁,累計解禁97.47億股(含送轉股);累計減持41.87億股,占已解禁股份總數的42.96%。創業板被認為是重要股東的提款機。
據投資者報統計,目前在市交易的355家創業板公司中,178家公司遭到了重要股東或“董監高”的凈減持,占比達50.14%。其中,樂普醫療(8.780,0.00,0.00%)合計遭減持14次,減持市值14.43億元位居首位;華誼兄弟(14.690,0.00,0.00%)遭減持59次,減持市值8.88億元位居第二位。從個人來看,智飛生物(31.250,0.00,0.00%)的副董事長吳冠江以4.56億元的套現金額居首。
光大證券(11.52,0.00,0.00%)在其研報中稱,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總體上會給個股股價帶來一些壓力,股價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解禁前,解禁后短期總體上會有微幅反彈,但中期表現不佳。
此前,有數十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公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對解禁后的股份做出在一段時間里不減持的承諾或者延長了鎖定限售期。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創業板解禁潮的到來給目前的高估值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對于具體公司的影響較為直接。首批公司鎖定期的延后在短期內有一定的信心提振的作用,但并不能從根本上化解矛盾。從選股思路的角度來看,承諾更長的鎖定期一方面可以體現出更大的信心,另一方面將風險更大程度的挪后則提供了短期內的避風港。于是,這類公司的價值可能會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