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藍圖,其中加大海洋油氣業發展,以及壯大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等海洋新興產業,都為石化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增長點。”近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偉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述。
孫偉善所指的規劃是國務院近日正式印發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要鞏固壯大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海水利用業、扶持培育海洋可再生能源業,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2015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0%。
“海洋化工服務于海洋發展,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無疑將成為撬動相關化工行業發展的杠桿,特別是在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方面,海洋化工大有可為。”海洋化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閻永江說,“目前,我國急需提高海水利用裝備國產化水平。比如,積極研發日產量10萬噸以上海水淡化設備、循環冷卻及海水脫硫成套設備,延伸海水利用裝備產業鏈條。海上風電和海洋能則是海洋可再生能源業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據閻永江介紹,目前船舶涂料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增大,國內70%以上的海洋涂料市場被跨國公司占有。值得欣慰的是,近日,海化院海洋涂料及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已獲批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該中心將依托海洋涂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海洋防污涂料、重防腐涂料、功能型涂料與功能材料等領域的研究開發。
業內人士表示,“十二五”以來,我國一直在推進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大力開發精細化工產品,重點研發海水提取鉀、溴、鎂等系列產品的應用技術,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此外,《規劃》還提出,在海洋油氣領域,加大海洋油氣勘探力度,穩步推進近海油氣資源開發。依靠技術進步加快深水區勘探開發步伐,提高深遠海油氣產量。到2015年,爭取實現海上油氣總產量達到6000萬噸油當量。進一步優化發展沿海石油石化產業,強化沿海液化天然氣接卸能力和油氣輸配管網建設,提高儲備周轉與區際調配能力。此外,《規劃》還就提高海洋產業創新能力、推進海洋經濟綠色發展、加強海洋經濟宏觀指導等方面提出了詳細要求。
“真正將《規劃》落實才是發展我國海洋經濟的重中之重。針對避免重復建設、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推進海洋產業節能減排等問題,還需要國家出臺一些具體細則來進行規范和指導。”孫偉善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