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到10點,一間簡陋磚房上的4只煙囪就冒出滾滾濃煙,散發著令人作嘔的刺鼻氣味。阿依夏木古麗晾了一晚的衣服上也被染上臭味。 昨日,在周圍居民的指引下,記者在大浦溝北路垃圾處理場附近的路邊發現了這家塑料顆粒加工廠,沒有院門,沒有廠名。幾排磚土結構的平房前,放著各種各樣的廢棄塑料瓶、塑料包裝制品和垃圾,占地300余平米,兩名工人在垃圾山里分揀。 見有人來,一名自稱廠主的中年婦女上前解釋,“工廠停產準備搬遷了,現在沒幾個工人了”。同時警惕地詢問記者在哪上班。 中年婦女告訴記者,門前堆放的塑料廢品都是自己按廢品價每公斤1元收購來的,把廢品加工成塑料顆粒再以2~3元的價格賣出去,每天至少生產1噸,加工好的塑料顆粒可以加工尿素袋、容器,也可以加工塑料餐具等。 在記者再三要求下,這名婦女帶記者進入操作間,磚土結構的廠房,房后泥塊壘砌的墻面已有些垮塌。盡管機器處于停工狀態,但走到門口一股刺鼻氣味迎面撲來。一個自制的簡易熔爐放在門口與水槽相連接,加工槽內成品的黑色塑料顆粒還帶有余溫。 無證作坊加工塑料污染嚴重頻頻擾民 這家生產塑料顆粒的工廠距居民區僅有1公里,居民區有226戶1011人。居民阿依夏木古麗說,“這家工廠兩年前開始生產后,給我們造成了太多的不便。”這家塑料顆粒加工廠生產時,會產生一股很刺鼻的氣味,屋內到處充斥著這種氣味,而且經久不散,隨風有顆粒物吹進附近民房內,每天洗臉時鼻腔內也有黑色的粉末,就連在外面晾曬的衣服,曬干一聞也有臭味。 沙依巴克區環保局監察大隊工作人員表示,該加工點沒有任何環保手續,也沒有衛生許可證,更沒有營業執照,他們的生產完全不環保,生產過程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目前已責令加工點停止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