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景氣延續回升勢頭,表明行業內生性增長動力有所增強。在行業運行喜憂參半的情況下,需進一步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步伐,著力提升行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中經化工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一季度,國內化工行業運行總體平穩,繼續呈穩中向好態勢,行業景氣指數延續去年四季度回升勢頭,剔除隨機因素后,行業景氣同樣有所上升,反映出在國家宏觀調控等政策性因素之外,行業內生性增長動力有所增強。但報告同時指出,雖然目前行業景氣指數連續兩個季度回升,基本擺脫了下滑趨勢,但回升的基礎仍不牢固,并仍面臨著一定的回調壓力。
行業運行喜憂參半
結合化工業各主要運行指標變動情況看,一季度化工行業運行總體有“喜”有“憂”。“喜”的是行業運行基本面尚好,主營業務收入、利潤、投資等主要運行指標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出口增速由負轉正,行業整體延續企穩回升勢頭。“憂”的則是目前行業向好的基礎并不鞏固、持續回升動力尚不足。從中經化工產業景氣指數報告來看,各主要運行指標雖然與去年低谷時期比有了一定改善,但不少指標增速在去年四季度的基礎上再次出現回落,比如,出口市場有所回升,但仍處在低位水平,市場價格降幅有所收窄,但仍未扭轉下降的局面,市場回升動力仍顯不足,行業庫存再次走高。
整體來看,當前化工行業處于探底反彈之后的企穩階段,離形成穩定持續的反轉趨勢還有一段距離。一方面,行業在經歷去年超過半年多的偏冷運行后,業內自身調整的動力明顯增強,企業組織生產和安排投資更為理性和謹慎,有利于行業加快去庫存步伐,緩解市場供需矛盾,促進行業價格總水平回升,支撐行業景氣向好。一季度,化工行業生產合成指數意外放緩,投資增幅持續回落,投資熱度明顯減弱,這些情況都反映出行業自我調整的意圖和努力。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增長低于預期,未能延續去年年末以來穩步回升的勢頭,這直接影響到化工產品需求的進一步回升,給行業穩步復蘇帶來較大壓力。一季度,國內GDP增長7.7%,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回落0.5個百分點。化工作為工業最基礎的原材料和燃料行業,工業增速回落,不可避免影響到化工產品的需求。
根據市場監測,一季度化工產品價格前漲后跌,前兩個月總體以漲為主,但3月份,市場氛圍重新掉頭向下,環比下跌品種明顯增多。分析原因,其中有國際油價波動的因素,但根本還是下游需求的波動所致。
前兩月支撐化工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是補庫存需求比較旺盛,去年四季度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特別是房地產開工面積回升及汽車消費加快,加之基礎設施投資強勁復蘇等,大大增強了化工下游廠商以及中間商對后市的信心,臨近春節期間,各方加快補庫存,拉動市場回升。但節后的3月份,化工市場未能如期啟動,再加上國家出臺更為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降低了企業預期,鋼鐵、有色冶煉、建材等行業在價格回落下減產,短期內也較大程度抑制了化工市場需求信心。
追求有質量的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了結構性調整的關鍵時期,十八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了加快轉型升級、加快結構調整的重要戰略性意義。在更加重視經濟發展質量而不是單純以追求速度為目標的指導思想下,預計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宏觀經濟在目前的中低速增長水平將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因此,化工企業有必要抓緊思考,在行業需求增速長期維持相對低位的狀態下,如何學會在低增長中發展,在低價位下生存,在降低成本上增強競爭力。短期來看,這是鞏固行業當前企穩向好基礎的必要探索;長期來看,這將是提升行業核心競爭能力和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
當前形勢下,首要任務是要加快轉型升級,提升行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近年來,化工行業依靠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規模急劇擴大,行業增長速度多年保持在20%以上。但是,在粗放式高速發展的同時,行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卻在不斷下降,作為技術、資金密集型的典型產業,行業的盈利能力卻持續低下,并已較長一段時期低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指數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化工行業利潤率僅為4.1%,與去年同期持平,比上季度下降1.9點,比全部工業銷售利潤率低1.1個百分點(全部工業為5.2%),表明當前化工行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仍很不理想,背后反映出長期以來影響行業經濟運行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并未緩解,有些矛盾還在加劇,如產能過剩、創新能力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效益低下等,這需要引起行業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