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塑機外貿以逆差為特徵,主要原因是國內塑機質素參差不齊,出口以量為先,進口的塑機則盡是高質產品,價格高昂。中國塑機貿易重要伙伴之一奧地利有關方面亦指出,中國的中價塑機最受當地加工廠商歡迎。意大利和德國的塑機協會,不約而同表示中國必須提高出口塑機的安全性,才能在國際市場爭一日長短。
根據奧地利駐滬總領事館商務處的資料,在2011年,奧地利出口到中國的總額輕微上升4%,達到29億歐元,同期中國出口到奧地利的總額則上升17.7%至64億歐元,中國可說是奧地利出口亞洲地區的最重要伙伴。在塑料機械貿易方面,去年奧地利從中國的進口量上升25%,奧地利塑機出口到中國的量更大升64%。
反觀,Raymund Gradt指出,雖然中國塑機近年的水平及安全性已大為提升,但面對出口歐洲的關卡仍有很大難度。不過,由於奧地利本土的塑機生產趨向更高科技及更加昂貴,當地一些中小企業負擔不來,於是開始找尋較為便宜的代替品,所以中國制的塑機大受歡迎。他說:尤其是在中等價位市場,中國公司以很低的價錢造出同樣質素的塑機。
Raymund Gradt表示,雖然中國塑機質量提升,但奧地利企業擔心的另一個問題,是中國塑機廠商欠缺銷售及客戶服務網絡。另外,他贊賞中國廠商為了與外國廠商競爭,不斷加強自身的研發能力,在技術水平持續提升滿足外國客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