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聯盟網機床行業分析師羅百輝指出:我國機床行業的發展一方面擁有世界第一的產業規模,另一方面則面臨國內中高端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仍然依賴進口的局面,特別是中高檔數控系統和主要功能部件對進口的依賴程度更高。因此可以說,現階段行業的基本特征是“大而不強”,為此,國家有關部門與企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我國機床產業的競爭力。
提高產業化水平,首先要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功能部件的開發和制造能力。其次,企業的技術改造也要加強,而這方面過去企業欠賬太多。制造高精度的機床,用低精度的普通機床去做,難度是很大的。
其次,提升高檔數控機床開發能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高檔數控機床方面,開發能力不足的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一些有希望進入國家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的企業,像大連、沈陽、北京的幾家企業,都具備一定的水平,而且這幾年發展勢頭很好。如果國家再扶持一下,它們可能很快就能上來。但是,提高開發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拿數控系統來說,現在西方大的公司對我們采取封鎖加傾銷的市場戰略。首先是封鎖,封鎖不成就傾銷。其數控系統在中國市場以十分昂貴的價格出售,獲取了高額利潤。一但中國企業開發出同樣產品,他們就立即大幅降價,甚至降到中國企業的成本價以下。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就更要給國內企業以扶持。
目前我國經濟型數控系統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且競爭相對激烈。高檔數控市場相對來說市場前景比較廣闊。加速高檔數控系統的產業化步伐,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將是我國機床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