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赴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核心區四川省攀枝花市采訪時獲悉,面對產業政策限制、核心技術瓶頸、等難題,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設立一年來仍處于破題階段。如何按照“先行先試”的原則推進釩鈦資源開發的國家戰略在攀西落地,成為擺在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面前的考題。
突破核心技術瓶頸

2013年3月,國家發改委同意設立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攀枝花市市委副書記趙輝介紹,攀西地區蘊藏著十分豐富的釩鈦磁鐵礦。攀鋼集團總經理、攀鋼釩鈦董事長張大德表示,目前攀西釩鈦資源開發又進入了攻堅克難的重要時期,只有科技創新才能使釩鈦產業開發再上新臺階。
攀枝花市市長、市委副書記張剡將科技創新視為釩鈦產業開發的最大困難和發展的瓶頸。張剡表示,將通過組建釩鈦產業國家技術創新聯盟,組建國家級釩鈦科技攻關團隊等方式,全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借力借智,在四川省政府面向全球公開招標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首批10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中,涉及攀枝花方面的項目就有8個。
由于歷史原因,生產要素配置的不足成為制約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發展的長期因素。
國家目前將釩鈦資源開發視為鋼鐵類項目,而鋼鐵行業屬于限制性產業,釩鈦資源開發及其配套產業也相應受限。張剡和張大德均建議,在政策層面對釩鈦產業予以區別對待。在用電政策方面爭取更多的直購電政策和創新的“礦冶電聯營”機制,通過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使釩鈦產業和產品的升級。
交通承載力的嚴重不足是另一個制約釩鈦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攀枝花市正在推進四川南向門戶的發展規劃。張剡介紹,目前北上成都、南下昆明已實現全程高速,麗江至攀枝花、攀枝花至大理、攀枝花至宜賓沿江高速等6條高速路項目以及連接云貴川的麗攀昭遵鐵路等項目的前期工作正加快推進。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盛毅表示,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發展應堅持“創新開發、先行先試”的定位和產業引導,首先需要解決的是體制、機制的創新。從上游的釩鈦礦產資源到下游的產業鏈加工環節,試驗區均應吸引更多開發主體進入,通過市場競爭實現釩鈦全產業鏈的市場化資源配置與發展。
張剡表示,應該讓資源進入市場,發揮市場的“倒逼機制”。引入龍蟒集團、宏達集團等民營資本;培育和扶持具備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在釩鈦產業鏈上的節點作用;引導企業向高附加值的產品如脫硝鈦白粉、釩鈦低微合金化(鑄鍛件)為特色的機械制造業產品等轉型。
趙輝表示,釩鈦產業需要集群化和生態化發展,實現釩鈦產業由大企業主導向中小微企業主導轉型、由國企主導向民企主導的轉型。要以需求推動科研開發,開拓應用推廣以擴大釩鈦產品的市場空間。
在中小微企業的培育方面,張剡將四川金沙納米技術有限公司視為科技創新的破題之作。該公司運用自主創新的生產工藝技術,以鈦白粉廠的危廢物硫酸亞鐵為原料,生產納米鐵粉、微米鐵粉等軍事工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