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得益于技術進步以及美國頁巖油氣革命的成功,美國有望實現其能源獨立。首先,自2008年以來,由于美國較好的掌握了水力壓裂技術,美國原油產量大幅飆升。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當周,美國原油產量達到843.4萬桶/天,比前周增加6萬桶/天,繼續保持著記錄高位。同時,EIA在其5月月報中預計,今年美國原油平均產量將達到846萬桶/天,2015年將進一步提高至924萬桶/天,將成為自197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國際能源署(IEA)也預測,美國將會在2020年左右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同時,由于美國經濟增長相對平穩,因此對原油需求未出現強勁的增長,導致供應相對過剩。從美國原油庫存數據來看,截止5月16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達到3.913億桶,達到了歷史記錄以來的高位。同時,作為美國原油集散中心的庫欣地區,由于近年運輸管道等基礎設施功能的加強,該地區原油庫存截止5月16日,已經下降至2321.6萬桶,較1年前的5050.8萬桶的最高庫存值減少了超過一半以上。大量的原油通過庫欣地區被運往美國煉油重鎮墨西哥灣地區,由于該地區煉廠煉能接近飽和,導致該地區原油庫存已經超過2億桶,接近庫容極限。如果原油出口政策松綁,或能緩解該地區庫容壓力。同時,煉油廠的基礎設施也倒逼美國開放原油出口。由于墨西哥灣地區煉廠主要提煉來自中東、委內瑞拉及墨西哥進口的重質原油,并不適合提煉美國的輕質原油,因此也需要通過出口輕油來換取重油。
當然,美國國內對于是否放松原油出口,也存在分歧。美國國內一些反對聲音認為放開出口可能影響到美國能源安全;美國原油出口后意味著與國際油價接軌,低油價帶來的好處不復存在將不利美國經濟復蘇;此外,美國煉油商的煉油利潤將被壓縮。而美國原油生產商則認為解除禁令將使油價小幅上升,保證上游產業獲得更多利潤,從而鼓勵開采,刺激原油供應量的增加。盡管美國國內各方在自己的利益述求方面進行著博弈,不過未來逐步放開出口或將是大勢所趨。畢竟,美國現在的原油貿易逆差非常大,松綁政策將極大的改善貿易差。同時,增加出口可以增強美國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力,并推動全球市場的供需寬松,從而穩定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