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全球領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發布大中華區2013年度報告,詳細披露了公司在本地區經濟、環境與社會三大領域的表現。《巴斯夫大中華區年度報告》是公司連續第六年在當地發布的綜合性年度報告。
巴斯夫亞太區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長侯宇哲博士表示:“盡管全球的經濟環境動蕩不安,巴斯夫大中華區依然實現了穩定的業務增長。同時,我們的本土研發實力和生產網絡也在2013年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和完善。中國正更加關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巴斯夫將繼續與所有利益相關者緊密協作,創造化學新作用,全力支持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增加投資和研發力度,促進業務增長
去年,巴斯夫對大中華區客戶的銷售額約為55億歐元2(2012年:51億歐元),在大中華區共有員工 7706 人(2012 年:7305 人)。
巴斯夫不斷擴大和優化本地的生產網絡,目前在大中華區共擁有23個主要全資子公司和七個主要合資公司。2013年,巴斯夫繼續加大了投資力度,在上海、南京和南通等地建設新的生產基地和設施,同時還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分別在茂名和庫爾勒成立了新的合資企業。
2013年,巴斯夫還進一步加強國內研發實力,在位于其上海浦東基地的亞太創新園(上海)新建了多個實驗室,分別從事礦業、皮革和紡織品、吸附劑和注塑成型等方面的研究。在落成僅一年后,亞太創新園就與客戶和科研伙伴合作完成了多個重要的研發項目里程碑,還推出了許多滿足本地市場特定需求的新產品。例如,巴斯夫全新的甲醛吸收涂料分散體可永久去除高達90%的游離甲醛,從而改善中國新建筑的室內環境。
卓越運營提高能效,致力獲得優異EHS表現
巴斯夫不斷采取措施提高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和原材料效率。舉例而言,盡管2013年有多個新基地投入運營,巴斯夫大中華區的用水量仍保持在610萬立方米,與2012年(600萬立方米)大致持平;生產用水總量則降至230萬立方米(2012年:240萬立方米)。這主要歸功于生產流程的優化,以及多個基地實施了循環用水項目。
巴斯夫大中華區各生產基地同樣采取了大量改進措施,以降低各類排放并提高廢物回收率。例如,臺灣和茂名的兩個基地分別改造了鍋爐和過濾系統以減少粉塵排放;另外一個臺灣的生產基地則優化了包裝回收流程,重新利用了58%的廢物桶。
巴斯夫致力于落實和推廣國際公認的化工行業最佳實踐—不僅面向其在大中華區的所有基地,也面向客戶和供應商。2013年,巴斯夫加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積極地在本土化工行業中倡導環境、健康與安全的高標準。
培養人才與回饋社會
員工是巴斯夫實現智能成長目標的重要資產。巴斯夫致力于吸引優質人才,為他們在各地區、部門和團隊中的職業和個人發展創造空間。2013年,巴斯夫將現有培訓項目納入“學習園”全球平臺,為大中華區員工創造最佳的課堂學習機會。此外,公司還舉辦各類活動倡導健康的生活習慣,并為有需要的員工提供幫助。巴斯夫員工關懷實踐被錄入了《2013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年鑒》并得到了出版方的充分肯定。
巴斯夫大中華區的員工自發參與各類社會活動,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并為環境保護做出努力。
近十年來,巴斯夫一直通過“愛心老師”志愿者項目支持殘疾人家庭青少年的學習。2013年,該項目被評為“2013年度上海十大青年公益項目”之一,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