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石油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13年達59.0%,盡管如此,我國的原油出口卻一直沒有間斷。
有人提出:“即使是如此,中國始終還在出口原油,這樣的資源政策需要引起我們的反思!…..原油尚不能滿足需求,并且還需大量進口的情況下,這對中國的能源安全是極其不利的”。
實際上,石油進口國也出口石油在國際貿易中是正常的現象,請不要單純地理解為:進口國是只是進口石油而不出口石油,反之,出口國是只出口石油而不進口石油,進出口多少其核心是追求利潤。有幾種情況可以出現石油出口:
?、女斣瓦^剩來不及加工,有可能轉口到其他國家;
⑵當別國急需石油特別是石油產品時,馬上出口,高價賣出;
⑶外國原油運往中國加工,生產的成品油再出口;
?、瘸善酚彤a能過剩,使國內供大于求,出口到需求國;
?、沙鲇谡我蛩鼗蜃陨響鹇砸鈭D,積極走出去,提高我國石油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顯然,中國石油出口是市場運作必要的步驟,沒有必要也無法制止不準出口。中國石油出口有本土原油,也有進口原油,通過國際石油貿易操作平臺來運作的。石油進口國的出口石油都比進口石油少,如2013年中國石油進口量為3.782億噸,而出口量為0.322億噸,出口量僅為進口量的 8.5%。這種進出口量都是正規運作程序,不存在道德風險,但不包括違法的私自偷運石油。再舉個例:美國是天然氣需求很大的國家。2013年美國液化天然氣進口價格為6.80美元/MBtu,而液化天然氣出口價格為13.36美元/MBtu,也就是說,轉口貿易可以賺6.56美元/MBtu,當然很劃算。
中國石油出口不單是中國,其他石油進口國也是一樣。世界上有三個石油進口大國:美國、中國和日本,現在把這三個國家的石油進出口量表示于表中。根據歷年的報告統計。可以看出:
⑴進口的原油比石油產品多,其進口量或升或降有規律的;
?、瞥隹诘氖彤a品比原油多,其出口量無規律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