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稿》主要針對參與企業提出,分別對申請原油成品油批發、倉儲經營資格、成品油零售經營資格企業提出了相應要求,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在內,并首次明確提出“原油流通市場”和“原油批發經營權”的概念。
新文件頒布后,將成為針對國內原油成品油市場有序開放的第二個指導性政策。首個指導性政策是2006年12月商務部公布的《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和《原油市場管理辦法》,于2007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
中國石化聯合會公告稱,截至今年6月,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以及即將獲得使用權地煉將達32家,總額度達到10169萬噸/年。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共進口2.12億噸原油,同比增加13.8%,約合855萬桶/日。
除原油進口環節外,原油供應市場還覆蓋了批發、銷售和倉儲三大環節。商務部在《意見稿》中,首次明確了企業原油批發經營和倉儲經營資格的主要申請條件。
首先,申請企業的總公司需已獲得原油批發和倉儲資格,且有足夠的配套設施,并擁有長期、穩定的原油供應渠道;其次,同時申請兩項資格的企業至少擁有庫容不低于20萬立方米的原油油庫,一項資格則不低于10立方米。
方法意見還表示,若企業上報的申請材料入符合條件,商務部將準予原油、成品油批發或倉儲經營資格許可,并頒發經營資格證書,有效期為5年。
《意見稿》指出,欲申請上述資格的原油經營企業需要建立油品進、銷、存和出入庫的管理臺帳,保留證明來源和去向憑證材料,并按規定向商務主管部門報送基礎設施和員工信息。
中國原油供應市場將會迎來更多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