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聚丙烯市場連續低迷的行情下出現了轉機,市場漲勢逐漸擴大。我們就市場綜合影響因素分析,利好利空均存,我們一一分析。
利好
政策面:“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未來可以提升塑料需求、拓寬出口渠道、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經濟帶發展。
需求面:新型需求+傳統需求向好預期
新型需求仍是市場可以期待,例如,高融指纖維-醫療,高剛性注塑-汽車家電等應用領域 。同時市場關注的需求面預期來看,下半年存好轉的預期,例如“金九銀十”、各種節假日等需求逐漸啟動,聚丙烯市場有望好轉。
中石化/中石油庫存下降
前期的80-100萬噸的兩油庫存的常態逐漸打破,隨著市場套保商的操作,以及市場的看漲氣氛下,兩油庫存部分消耗,部分轉移至貿易環節。而目前兩桶油庫存逐漸下降,基本維持在60萬噸左右,因此這個庫位逐漸成為市場的支撐。
銷售模式轉變
去貿易商化將持續加速,垂直化營銷跡象明顯。更利于聚丙烯市場的操作,從而緩解了很多貿易環節對市場形成的主觀影響,更利于聚丙烯市場的發展。
利空
國內宏觀面偏弱
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聚丙烯行業發展環境堪憂
國際油價低位
能源類產品偏弱,油價維持“低位"常態。歐佩克未能加大減產力度,國際油價下跌,全球石油市場再平衡預期減弱,油價或將持續疲軟走勢。
供應面壓力大
2015年煤制烯烴增加到干、截至2017年目前我國聚丙烯產能達到2087萬噸。2016年底至今新增產能170萬噸,2010年至今新增產能,較2010年增長1152萬噸,增長117%。國內聚丙烯產能不斷增長、國內PP市場供應充足,新投項目較多,隨著中國結構性產能過剩矛盾的進一步突出。
需求面偏弱
愈發嚴格的環保督查,部分塑料薄膜、塑料制品、小家電行業均受到一定影響,需求面逐漸轉弱。傳統下游行業增速放緩,傳統需求存在部分行業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塑編行業產能過剩,薄膜行業增速放緩。
2017年年中附近資金面持續收窄,市場流通貨幣縮量,美元加息政策延續、及房產調控等政策面利空潛在影響。回歸供需面來看,面臨新增產能釋放預期和需求偏弱導致的需求面弱化雙重壓力,供需力量的轉換決定了市場的走向。2017年以來,基于供需僵持、資金政策收緊、宏觀經濟弱勢背景下,國內PP市場弱勢震蕩,環保及資金壓力持續作用于市場,下半年新裝置投產預期增加與需求放緩的供應矛盾持續,但需求面向好的預期仍存,預計PP市場行情謹慎看漲,趨勢行情壓力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