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月從沙特進口原油數量創下有史以來第二高,從俄羅斯進口數量同樣猛增,因原油價格疲軟促使中國大量進口。
中國2月總的原油日進口量同比增加約20%,因處于近十年低位的國際油價推動一群新的進口商采購,且有國儲和商業儲備需求。
周一公布的海關數據顯示,2月期間,沙特是中國頭號供應國,發貨量達到138萬桶/日,僅略低于2012年2月創下的139萬桶/日的紀錄高位。俄羅斯僅次于安哥拉排行第三,發貨量為103萬桶/日,較上年同期增加近48%。
盡管從歷史上來看沙特是頭號供應國,但其地位日益受到俄羅斯挑戰。從2014年11月以來,共計有六次中國從俄羅斯進口超越沙特,最近一次發生在12月。
如果能夠進一步挖掘中國茶壺煉廠不斷增長的需求,俄羅斯可在今年進一步縮窄與沙特的差距。中國的茶壺煉廠今年共申請了180萬桶/日的原油進口配額,約相當于中國總進口的20%。
此外,中國2月自伊朗進口原油同比增長約1%,至53.8萬桶/日。
伊朗媒體報道稱,該國總統魯哈尼上周表示,伊朗石油和天然氣銷售將在“未來數日內”達到200萬桶/日。
伊朗冷凝物的常規中國買家之一——騰龍芳烴公司去年4月發生火災,隨后被迫關閉旗下工廠,導致去年從伊朗進口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