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相信自1月以來近月石油期約的漲勢會持續,生產商紛紛賣出遠期石油合約,鎖定近來上漲的價格,這種行為可能破壞油價的進一步復蘇。
相較于年初觸及的12年低點,近月指標布倫特原油期貨已經大漲超過40%,現在重回每桶40美元上方。
產油商原本一直寄望持續20個月的油價跌勢觸底,但他們并不完全相信油價已經展開復蘇,這種懷疑態度具體表現在遠至2020年的遠期合約價格曲線上。
自1月以來,即期布倫特原油與2020年期貨的價差己經下降近8美元,來到每桶10.71美元左右。
一名原油期貨交易商表示:“布倫特原油正價差自1月以來趨平,因許多生產商希望能夠立即掌握近期價格上漲獲利。他們一直大力拋售2017/2018年及之后的合約,這顯示他們還不是很相信現貨價格走高的態勢。”
“這意味著就連生產商實際上都預期進入2017年后得過好一段時間、甚至在更晚之后價格才會強勁上漲。”
部分生產商及交易商的消息人士指出,石油生產商一直透過出售未來產出來鎖定價格漲勢,以作為財務對沖。
這些消息人士稱,此舉將使他們免于為市場可能再度走弱所苦,如同2015上半年的情況一樣,但這么做也可能妨礙未來價格復蘇。
造成油價持續20個月下跌的核心問題,在于全球供應嚴重過剩。目前的每日供應超過需求至少100萬桶,令世界各地的儲油裝置都塞滿了售不出去的石油。
原油價格自2014年中以來的跌幅達到70%,雖然許多分析師認為這場史上罕見的油價潰跌己經見底,但還有一些分析師和產油商的看法一致,警告稱油價距離持續復蘇仍遠。
高盛本周表示,大宗商品價格大漲時機不成熟,如果沒有削減足夠的產量被削減,那么油價反彈將會無法持續,正如去年春天的行情一樣。
為多數大型產油商提供投資咨詢的能源顧問機構Wood Mackenzie也表示,預計2016年平均油價將低于2015年,要到2017年才會開始復蘇,反映2016年上半年仍存在的大量供應過剩和高庫存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