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靜模發泡(E—max)工藝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Unfoam公司開發,是使用ITIaXfoam的溢流槽和降落板系統,在一個長度為20一40m的全封閉靜止模具內發泡。其工作原理示意見圖10—26。
工作料罐、混合頭及溢流槽降落板系統被安裝在一個活動工作臺上;發泡時工作臺由模具的一端逐步移向另一端,把泡沫鋪覆于模具內;在泡沫起發及工作臺移動的同時,卷簾式活動模蓋也隨之展開,把塊料上方封閉起來,形成一個封閉空間;發泡時逸出的氣體,由風機排到氣體洗滌和回收裝置。可以回收的部分,如發泡劑氯氟烴等被回收,并被重復使用于下一次發泡;其余的氣體在經洗滌及活性炭吸附有害成分后排入大氣,可基本消除排氣對環境的有害影響。
然而,作為一種間斷操作的生產方法,封閉靜模發泡的生產能力要比連續生產低得多。該工藝沒有得到大量推廣,僅在荷蘭DrakaInterfoam工廠建有試驗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