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涂料中,有機硅烷化合物常用作附著力促進劑,因為其能夠提供與一些基材發生反應的極性基團。此外,硅烷附著力促進劑容易水解,有很好的潤濕性和表面活性。硅烷對潮氣很敏感,經過一段時間水解生成硅醇。在溶劑型涂料體系中這不是問題,但是在水性體系中將產生問題。硅化合物與聚合物和基材反應在界面形成共價鍵,硅類附著力促進劑常用于聚氨酯、環氧、丙烯酸酯及乳膠體系中。
吸收性無機表面含有羥基,這些羥基與硅、鐵、鋁、鈦元素形成化學鍵,非吸收性表面含有類似硼、堿性粘土氧化物,他們與硅醇不能形成共價鍵。
硅烷附著力促進劑表面活性良好
附著力促進劑是能夠提高涂層與基材粘結強度的化合物。一般此類化合物分子鏈的末端含有兩種不同的官能團,其中那個一種官能團能夠與基材表面反應,另一種官能團能夠與基體樹脂反應。偶聯劑的種類很多,例如,可以水解生成三個羥基的硅烷偶聯劑,可以水解生成單個,兩個或四個羥基的鈦酸酯偶聯劑,分子結構很復制的鉻類偶聯劑。
對于被涂覆的金屬表面來說,附著力促進劑尤為重要,因為金屬不穩定,其表面發生氧化而生成金屬氧化物,接觸氧氣,潮氣及鹽類物質會加速氧化過程。就所有的涂料的涂層內部都含有微孔,這類物質。如果涂層能夠與金屬表面粘結良好,這樣有滲透而引起的腐蝕就可以避免。因此,對于金屬基材來說,盡可能提高漆膜的粘結強度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