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豐調查顯示,5月中國制造業低位企穩,但寬松刺激政策仍然有待加碼。
剛剛公布的5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終值49.2,符合預期,略高于初值49.1,繼續運行于枯榮線下方,但已較前值48.9有所回升。
“新訂單就業指數略有回升,但在榮枯線之下,產出指數位于年內低點,反映內需降幅有所收窄,但無明顯穩固復蘇跡象。新出口訂單較上月大幅下滑,外需前景堪憂。制造業擴張乏力,加之融資條件緊張,寬松政策力度有待加強。預計未來數周內或有50基點降準。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
本次匯豐制造業PMI調查核心發現:
新出口訂單以近兩年來最快的速度下滑
制造業就業連續第十九個月下滑
通縮壓力放緩
Markit經濟學家Annabel Fiddes評論稱:
制造業PMI數據顯示5月中國制造業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新出口訂單的大幅下滑導致新訂單較少,從而導致產出分項出現了2015年迄今的首次下滑。
而且,持續的就業崗位削減、去庫存和采購活動的減少均顯示制造業在6月會繼續處于收縮狀態。
因此,本次調查表明,中國需要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內需和部分地恢復經濟增長動能。
今天早些時候公布的中國5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2,略低于預期50.3,但好于前值50.1。統計局分析師解讀稱,“5月制造業PMI雖然小幅擴張,但歷史看,仍屬于較低水平,我國制造業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中金公司分析師易峘、梁紅在今日的報告中稱,今年5月份工作日天數較去年同期少一天,受此影響預計5月宏觀經濟活動數據仍將偏弱,或促使6月政策進一步放松,如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中證報周六援引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稱:
短期內經濟有望在下半年見底企穩。下一步通過降息、降準和其他貨幣政策穩增長有很大空間。
總體而言,中國經濟走勢將是“L”型。在經濟增速沒有明顯回升的情況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沒有調整方向的理由,仍應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