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受美聯儲可能加息影響,市場預期人民幣或進一步貶值。對此,上海財大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長丁劍平日前在“FX168第四屆年度峰會”上表示,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幅調整的可能性非常小。
丁劍平分析稱,人民幣匯率波動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出口情況,二是通縮。“如果把中國經濟看成一個鐘表,那么出口情況相當于秒針,而通縮是分針。從歷史經驗來看,國內更重視通縮風險,通縮到了一定程度就要進行匯率調整。目前國內通縮情況還可以控制,短期內大幅調整匯率的概率很小。”丁劍平說。
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眼下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的條件日益成熟。如果人民幣成功加入SDR貨幣籃子,就將成為各經濟體儲備資產的重要選擇之一。在這種情況下,丁劍平認為,要使各經濟體愿意在其儲備資產中持有一定比重的人民幣,人民幣繼續貶值顯然是不合適的。
“一旦成功加入SDR,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就會得到提升,這對人民幣國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人民幣匯率也是一個利多因素。”福匯上海培訓中心總經理李映康認為,人民幣匯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美聯儲加息以及歐洲QE等都有可能使得人民幣匯率下行壓力加大。
對于美聯儲加息預期,丁劍平認為,在加息“靴子”落地前,其產生的影響可能已經被市場部分消化。“結合歷史情況來看,美聯儲基準利率最高可以提高至2.5%—2.6%,如果基準利率調整到2%以上,人民幣匯率可能就會面臨下行壓力。但目前美國通脹情況并沒有達到美聯儲預期,因此加息可能還會往后推遲。”丁劍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