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在經濟學中稱為“馬太效應”,揭示了這個世界中真實而殘酷的一面:任何群體、個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或進步,產生積累優勢,就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也就是說成功是有倍增效應的。
跳出怪圈,咸魚也有翻身日
這個理論看起來讓人十分沮喪,那么作為社會中的相對弱者是否就永無翻身之日了呢?未必。
1、找到成功的起點和突破口,進入成功的良性循環。
無論你現在從事著什么職業,不管你現在還是一名學生、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努力奮斗的創業者,如果你周圍都是馬太效應中的“強者”,而自己卻只是一個無名小輩,你必須跨出艱難的一步,進入馬太效應的良性循環。也就是說,你必須努力積累第一個大的成功,才能進入成功孕育成功的良性軌道。
挖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是超越馬太效應怪圈的前提,這里說的第一桶金不僅僅指的是財富意義上的金錢,它還可以是經驗、朋友、能力、知識、人脈……也就是經濟學意義上說的資本原始積累階段。
積累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但卻是走向成功必要的階段,如果你了解投資中本金對于復利的作用,你就會明白這一點。馬太效應就好像地心引力,你獲得成功的過程就好像宇宙飛船掙脫地心引力的過程,要想擺脫控制,就必須獲得一定的加速度,而積累就可以借助復利的魔力實現這種加速度。
勝利會增加你的資源,增加再次獲勝的可能性,所以你應該追求那些可以持續為你帶來“附加價值”的勝利,這一原則要求不僅要獲勝,而且要以正確的方式和手段獲勝。
你需要主動學習,自動出發,你心中必須有著超強的求勝欲望,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制自控的毅力。如果你是在職場,就要做一個自我驅動型的員工,不能將眼光放在那八小時之內,如果你是創業者,就要努力賺到第一桶金。
2、改變游戲規則或者游戲場所,你就有可能咸魚翻身。
看過西游記的人可能都知道,孫悟空雖然有七十二般變化、法力無邊,但是卻不擅長水戰,而水戰恰恰是豬八戒的強項,因此每次遇到水里的妖怪孫悟空就無法施展身手了。其實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誰說打架一定要在陸地上打?身為弱者要想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就不能按照常規出牌。
為什么不能按照常規出牌呢?因為在贏家通吃的現實社會中,游戲規則都是由強者制定的,強者可以借助自身的優勢成為規則的制定者,這種規則一旦形成,會形成某種在現存體制中的既得利益集團,如果舊規則對他們有利,他們會力求鞏固既有規則,阻礙新的規則。
國企改革為何如此艱難?因為國企已經形成了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為什么滴滴優步會遭到出租車司機抵抗?因為新的行業規則動了他們的蛋糕;為什么銀行對支付寶恨之入骨?因為支付寶改變了銀行既有的游戲規則……
所以你看,哪怕舊有的事物再強大,只要我們從根本上改變游戲規則,打破你生存的底層邏輯,就可以起到顛覆性的作用。要想成為改變游戲規則的人,就必須具備前瞻眼光和超前意識,不能局限于現在的視野范圍之內,要從未來的眼光看現在的社會。
3、集中自身所有資源,專注做好一件事。
資源是形成馬太效應的核心,是推動馬太效應的內驅動力,所以一個人擺脫馬太效應獲得成功的過程也是一個整合自身資源的過程。但是弱者之所以被稱為弱者,其本質含義是弱者的資源是極其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成功是讓弱者最困擾的問題。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木桶效應”理論,意思是說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板,否則其他的板就算再長也無濟于事,按照這個理論的指導,我們所有人都去補自己最短的那塊板去了。
但是古典老師卻提出了“長板理論”,他認為在當今社會你能否取得成功恰恰取決于你最長的那塊板,木桶效應在當今社會已經失效了。你只需要有一塊足夠長的板,外加一個有“完整的桶”的意識的大腦,就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補齊自己的短板。
這個社會是個專業無限細分的社會,你幾乎可以通過商業社會找到你需要的任何東西,其中也包括能力,互聯網加快了這個社會的信息流通速度,使得社會的合作成本越來越低。因此與其花精力補自己的短板,不如花時間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塑料行業通關秘籍,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講塑料”(jiangsu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