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人民幣加入SDR、歐洲央行降息、美國非農數據公布以及OPEC重申不減產,總體上“超級周”有驚無險。人民幣先揚后抑,目前直逼匯改以來低點。歐洲央行降息幅度低于預期,歐元大幅上漲,美元指數大幅回落。美國非農數據好于預期,但美元反彈力度有限。OPEC成員國為保住市場份額,決定不減產,國際原油跌破40美元/桶整數關口,創出2009年2月以來新低。
周二公布的外貿數據顯示,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2.08萬億元,同比下降7.8%。外貿市場寒意未散,全年負增長幾成定局。周三公布的PPI同比下降5.9%,與之前三個月持平,顯示出工業低迷狀態仍然沒有改觀。在此背景下,中長期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但此次貶值對市場的沖擊或低于“8·11”匯改。人民幣加入SDR后,外資或增持人民幣資產,從而將部分抵消人民幣貶值對國內經濟的不利影響,由人民幣貶值引發和國內股市大幅下挫的系統性風險難再出現。
上周四歐元和美元異動,顯示持續上漲的美元存在回吐壓力,但市場總體還在等待15—16日的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果。OPEC會議決定不減產,雖然在意料之中,但對市場的沖擊仍然較大,國際原油大幅下跌,影響了其他大宗商品,且對商品貨幣的沖擊較大。
下周,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是否加息,這是全球金融市場的焦點。按目前主流機構和媒體的判斷,加息似乎已成定局。但在全球經濟仍然偏弱的背景下,美國將考慮加息對自身經濟的影響,即使加息,幅度也將有限,且明年加息節奏將較為緩慢。加息預期基本被市場消化,若下周三美聯儲加息,則存在利好兌現反成利空的可能,上周四美元跳水似是一種預演。投資者也需要提防美元不加息,“黑天鵝”不常有,但今年有點多。
近期,國內股市和商品市場均振蕩偏弱,似乎也在等待下周美聯儲議息結果。值得一提的是,本月中旬,中央經濟會議將召開,將對“十三五”有較為明確的規劃。以前市場談改革預期, 現在將談改革落實。套用一句狄更斯的《雙城記》里的一句話,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但也是最壞的時代,對于改革和創新的企業是最好的時代,但對于產能過剩甚至 “僵尸”企業,將是最壞的時代,這或在國內股市得到較為充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