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LLDPE期貨的成交量和持倉量均顯著增加,市場整體較為活躍。隨著國內期貨市場制度完善和功能發揮水平提高,LLDPE期貨將在價格波動中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服務。
原油暴跌使企業積極參與期市
大商所數據顯示,2015年,LLDPE期貨成交量表現出總體上升態勢。從成交規模來看,2015年,LLDPE期貨成交量較2014年漲幅明顯,全年共成交11985萬手,同比上漲67%,成交額為52741億元,同比上漲42.6%,上半年成交活躍情況好于下半年。LLDPE期貨持倉量則呈現先增后減特點,第一季度持倉量從40萬手的高位降至4月的22萬手全年低點之后,整體持倉量便穩定在30萬手上下波動(成交量、持倉量均為單邊計算),并且2015年法人客戶數較上年增加34%。
2015年7月,國際原油期貨開始步入熊市,油價接連創出近幾年新低。LLDPE期貨則跟隨原油市場步入下跌通道,石化路徑成本的下降使得LLDPE期貨價格從7月高點9880元/噸持續下跌至12月初的7200元/噸,累計跌幅為26.5%。
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產業企業積極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大商所數據顯示,2015年,LLDPE期貨總交割量為6015手(交割量按單邊計算),與2014年相比增加1190手。從單月來看,1月、5月、9月三個月份的單月交割量較大,分別為671手、1502手、3602手。相比2014年,2015年LLDPE期貨總交割量增加67.74%。
機構客戶運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2015年,面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巨幅波動,LLDPE市場的整體波幅也有所擴大,期貨價格仍然緊密貼合市場變化,機構客戶運用期貨套期保值的效果表現良好,期貨市場為產業客戶提供了一個管理風險的平臺。數據顯示,2010—2015年間,LLDPE期現價格的相關性穩定在0.9左右,處于較高水平,同時兩者相關性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和協整關系檢驗。2015年,LLDPE價格引導關系為期貨引導現貨,LLDPE期貨價格充分反映了價格發現的功能,同時也符合現貨市場走勢。
從LLDPE期貨上市以來的情況看,LLDPE期貨市場的報價已經成為市場公認的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價格。目前,很多大型石化企業將LLDPE期貨價格作為訂貨合同的重要參考價,建立了每天跟蹤期貨盤面價格和交易數據情況的機制,用于指導企業生產經營,在特定時期能及時修正市場價格嚴重偏離價值的情況,這一變化使得現貨報價的跳空缺口減小,出現次數也明顯減少。期貨市場價格發現的作用也使得市場的整體波動變得平滑,趨勢性越發清晰,有效幫助了市場參與者及時準確地把握價格變化,提高現貨企業的經營能力與市場決策水平。
2015年下半年,原油價格的巨大跌幅對LLDPE產業產生了較大影響,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內化工企業希望通過參與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以規避企業面臨的價格風險。據了解,2015年,華北、華南多家石化加工和貿易企業在期貨市場進行了套期保值,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但增強了企業的經營能力,同時也增加了企業參與期貨市場交易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2015年 LLDPE期貨市場經常表現出的反向市場結構,套保企業不斷探索創新套保模式,提升企業套期保值效率。比如,部分企業在做了賣出套期保值之后,針對下游企業采購意愿不強和觀望的態度,企業采取了“簽約延期定價交易”的創新型套保模式。具體做法如下:先跟下游買家簽訂銷售合同,不按當前市價交易,而是按一個月或兩個月之后的市場行情價格進行結算交易,打消買家當時的看跌心理。如果簽約后期貨價格繼續下跌,買家可以按更低的價格買入,但套保企業已經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保值,降低了價格下跌的損失;如果簽約后期貨價格上漲,期貨套保虧損,但買家必須按上漲后的價格履約,現貨盈利填補了套保損失,有效規避了期貨價格上漲造成的套保損失風險,從而使套保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實現了風險管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