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白粉和鈦金屬是鈦開發利用的兩大分支,鈦白粉被許多發達國家列為關鍵化學品,是生產紙張、涂料和塑料等工業產品的重要成分。鈦白粉生產有兩種工藝,硫酸法因為高污染、高耗能常遭人詬病;而氯化法鈦白幾乎零排放,且品質、附加值更高,但核心技術常年被杜邦等歐美企業壟斷。鈦白生產工藝如何布局?我們先來了解鈦白粉生產流程。
簡述硫酸法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流程
硫酸法
硫酸法是將鈦鐵粉與濃硫酸進行酸解反應生產硫酸亞鈦,經水解生成偏鈦酸,再經煅燒、粉碎即得到鈦白粉產品。此法可生產銳鈦型和金紅石型鈦白粉。
硫酸法的優點是能以價低易得的鈦鐵礦與硫酸為原料,技術較成熟,設備簡單,防腐蝕材料易解決。其缺點是流程長,只能以間歇操作為主,濕法操作,硫酸、水消耗高,廢物及副產物多,對環境污染大。
氯化法
氯化法是將金紅石或高鈦渣粉料與焦炭混合后進行高溫氯化生產四氯化鈦,經高溫氧化,再經過濾、水洗、干燥、粉碎得到鈦白粉產品。氯化法只能生產金紅石型產品。
氯化法優點是流程短,生產能力易擴大,連續自動化程度高,能耗相對低,“三廢”少,能得到優質產品。其缺點是投資大,設備結構復雜,對材料要求高,要耐高溫、耐腐蝕,裝置難以維修,研究開發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