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臨泉路附近的馬先生向記者打來電話:在去年年底,他購買了一輛現代瑞納轎車。拿到新車后的第二天,馬先生開著他的新車前往包河工業園的一家汽車美容店,在店員的推薦下,他花了5000元貼了一套“進口貼膜”。幾天后,在一場暴雨過后,他無意發現后排左側車窗上的汽車膜有氣泡。第二天,馬先生將車開往貼膜的汽車美容店,店里二話沒說就答應將后排左側車窗的貼膜撕掉重貼。
5000元的汽車膜有氣泡怎么辦
貼完膜后的第三天,馬先生又發現車后排左側的車窗上又出現了幾個氣泡。汽車美容店的老板稱,馬先生在貼完膜后一定開啟了車窗,要不然不會出現氣泡的,隨后老板給了馬先生一個建議:“用針將貼膜上的氣泡扎破,將氣泡擠掉。”馬先生有些無奈,他找老板要了一米貼膜,準備重新找朋友貼,這家店老板很爽快地答應了。沒想到,那位朋友在看了馬先生車上的貼膜后,如實告訴他,這款貼膜只是國內一家小廠生產的貼牌產品,并不是什么“進口品牌”,貼一輛車的價格最多只有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