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周三收盤大漲3.76%,其價格已經連續兩個交易日高于布倫特原油,這是2010年8月以來首次出現的情形。
那么,為何價格長期低于布倫特的WTI近日會出現逆轉?華爾街見聞為讀者總結了三大原因。不過在此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兩種油價為何會有區別。
全球各地的原油不管是成分還是成本顯然不盡相同,對于油品煉廠來說,密度更低、含硫量更少的原油是上佳選擇。所以在不同的地區,使用的油品標準是不一樣的。全球使用最廣泛的主要有兩個標準,一是布倫特(Brent)原油,代表從歐洲北海開采的原油;另一種名為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簡稱WTI),代表美國生產的原油。
其它幾種標桿一般根據上述兩個基準進行一定的浮動來定價。
由于布倫特市場海上運輸的自然屬性,交易者習慣將其作為國際原油定價標準。WTI更多反應美國國內的原油供需情況。
自2010年8月以來,WTI油價基本上就一直顯著低于布倫特油價。這主要是因為美國頁巖油產業在過去十年中的飛速增長,造成美國國內的原油供給充沛。
美國出口禁令
本月19日,美國正式解除長達40年原油出口禁令,這被廣泛認為是WTI原油近日表現強勢的主要原因,因美國國內供給過剩的情況可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緩解,對WTI 油價形成積極因素。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受石油危機沖擊,美國國內油價一度飛漲,為保障本國石油供應安全,美國于1975年出臺《能源政策和節能法》,開始嚴格限制美國原油出口。近年來,在頁巖氣革命的推動下,美國原油產量大幅增加,所以又開始解禁原油出口。
“美國出口禁令取消,我們看見兩者之間的價差消失了,預計這一狀況將持續下去,因為對美國原油的全球需求變得更高,”Kronenberg Capital Advisors合伙人Matthew Perry稱,“我們預計兩者的價差會保持在很小的范圍,有時美國原油價格會高于布倫特原油。”
不過,在全球原油供給過剩的背景下,海外需求能給帶來多少出口量成為疑問。
產量趨勢背離
自2014年中開始,原油價格進入快速下行通道,美國的產出增速在下降,但布倫特原油反而在上升。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北海產油商們在2015年將日均產量提升了12萬桶/天。不過到2016年油井數量的下降和檢修季的到來將是的產量下降15.5萬桶/天,將該地區總產量拉回288萬桶/天。
交易員平衡頭寸
分析師指出,此前大量交易員集中火力做空美國WTI油價,如今他們的注意力可能轉移到布倫特身上。
“此前交易員們做空WTI原油的頭寸已經升至極端水平,市場上的多頭屈指可數,”DailyFX分析師Tyler Yell表示,“所以你可以想象,市場反轉經常發生在所有空頭已經耗盡彈藥的時候,不過他們現在很可能將火力對準布倫特原油。”
不過美銀美林大宗商品研究部負責人Francisco Blanch表示,雖然布倫特原油和WTI之間的價差消失是一個看漲跡象,但這也顯示了價格反彈有多緩慢。油價下跌數月才令美國產量下降,較低的產量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消除美國油價的長期折讓。他表示,要想讓美國油價繼續上漲的話,美國能源公司將不得不繼續減產。
美銀美林的觀點與高盛的類似。
高盛近日指出,在油價低于40美元的環境下,美國原油生產商的財務狀況會承壓,部分融資渠道可能被切斷,這使得原油供給過剩狀況可能在明年4季度出現好轉,但就目前美國鉆井關閉的速度來看還是不夠快的,可能油價要跌至現金成本才會迫使市場認識到油企的運營會出現困難,這一價位約在20美元/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