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9月2日報道,近年來多座礦坑關閉,同時美國與印度等買主需求回溫,礦商紛紛看好市場可望恢復供需平衡,一掃數月前警告產能過剩的態度。不過業者強調,復蘇腳步料將緩慢前行。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煤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產品,供應全球近40%的發電量,是最大發電來源,對澳大利亞等礦業大國來說,煤是重要的就業與收入來源。煤是僅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礦產,僅次于鐵礦砂。
全球煤炭行業復蘇腳步料將緩慢前行
澳大利亞煤礦商Whitehaven連續兩年因價格疲軟而虧損,但執行長菲林說,近月來市場展望好轉,他看好未來一年將轉虧為盈。
近兩年來,全球煤礦商飽受需求疲軟、煤價低迷之苦,許多礦坑關閉更是導致澳大利亞與南非的煤礦重鎮陷入困境,不過,隨著供需恢復平衡,煤價可望觸底反彈。
盡管近來煤現貨價格仍維持在低點,礦業類股已開始走高,Whitehaven股價7月初來大漲37%,印度尼西亞煤礦商PT Adaro Energy也漲12%。
不堪虧損的礦商紛紛關閉礦坑,造成澳大利亞逾一萬名礦工失業,許多以煤礦為經濟命脈的偏遠小鎮,例如昆士蘭省的莫蘭巴,礦工失業已導致人口萎縮、房市崩盤。全球最大熱燃煤供貨商嘉能可,預測2015年煤礦市場將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由于上波景氣高點開發的新礦坑相繼投產,近年來,煤礦產能增幅超越市場需求,發電用的熱燃煤價格跌至五年來低點,用于煉鐵的焦煤更跌至七年來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