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低廉且汽車銷售強勁,推動亞洲地區汽油需求增長,恐將令該地區汽油供應出現逾15年來首次短缺。
中國及印度汽車銷售飆升,每月合計有300萬輛新車上市,而澳大利亞及臺灣的煉油商關閉煉廠。
咨詢公司FGE稱,這預期將令今年亞洲汽油供應平均每日短缺10,000桶,到2017年時供應缺口可能擴大至90,000桶。
汽油市場趨緊,將與2016年末至2017年初全球原油供應過剩量預期下降一并支撐油價回升,目前油價仍較2014年中期的水準低近70%。
評級機構穆迪的一位高級信貸官員Yasmina Serghini稱:“我們預期中國2016年汽車銷售量將增長6.5%,2015增長了4.6%。”
她稱,汽車銷售將增長,主要是因小型發動機客車購置稅減半及中國政府實施支撐性貨幣政策。
FGE預期汽油供應缺口在2018年將擴大至每日160,000桶。咨詢公司JBC Energy預期的2018年汽油供應缺口較小,將為每日107,000桶,高于2017年的每日71,000桶;預期2017年亞洲汽油總需求量將達到每日近680萬桶,2017年將達到每日近700萬桶。
盡管分析師預期中國2017年汽車銷售將放緩,因汽車減稅政策到期,但過去幾年汽車銷售增長且印度銷售強勁,預期仍將推高汽油需求及汽油利潤空間。
FGE亞洲高級顧問兼下游專家Sri Paravaikkarasu稱:“汽油仍是利潤最大的產品,整個亞洲地區或大多數國家需求強勁增長。”
不過,盡管預期今年供應將轉為短缺,亞洲現在汽油供應仍過剩,儲油罐滿溢。
上個月汽油利潤下滑至每桶不到6美元,接近13個月低位,之前中國12月汽油出口大增至880,000噸(750萬桶),約是1-11月月度平均出口量的兩倍。
中國一業內消息人士稱:“中國12月出口量大增,因煉油商可能急于獲取強勁的利潤并完成他們的2015年出口配額。”
但中國出口將再度回落,因國內汽油需求增加。1月汽油出口量下降至兩個月低位,約為593,000噸(每日僅略高于500萬桶)。
中國出口下降,削減亞洲地區汽油供應量,因在北半球所謂的夏季駕駛季節及6月穆斯林齋月期間汽油需求料將增加。
一個仍可能破壞亞洲汽油需求的風險是中國引領地區經濟放緩。
摩根士丹利本周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2015年中國占全球汽油需求增長的70%。”
但該行稱現在預期2016年趨勢還為時過早。摩根士丹利稱中國12月汽油需求數據一直特別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