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劑可根據化學組成的不同而分類,如金屬皂、飽和烴、油脂系統的潤滑劑、高級醇及衍生物和天然蠟等。分述如下:
潤滑劑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一)金屬皂類
它是兼有穩定性的潤滑劑。它的潤滑性由脂肪酸基鏈的長短及特性來決定。例如硬脂酸皂的潤滑性就比月桂酸皂強,反之,印刷性就較月桂酸皂差。其熱穩定性則由金屬的種類來決定。
金屬皂中硬脂酸鉛的潤滑性最強,硬脂酸鎘最差。二鹽基性硬脂酸鉛、硬脂酸鋇是在加工溫度下不熔融的固體潤滑劑。金屬皂除了本身有潤滑作用外,并且會與聚氯乙烯分解產生的氯化氫反應,生成的脂肪酸也呈現潤滑性能。由于各種金屬皂的反應性和熔點各不相同,因此各種金屬皂的潤滑性也有差別。
(二)飽和烴類
飽和烴類可分液態和固態二種。
1.液體石蠟 一般是指C16H34或C20H42的飽和烴混合物,俗稱白油。它是由天然原油生產的直餾餾分經尿素或分子篩脫蠟獲得的液體石蠟,餾出溫度為250-300℃之間的稱白油,其粘度較大的適用于作為聚氯乙烯塑料的潤滑劑。
2·固體石蠟它是從石油中提取的CnH2n+2組成的固體飽和烴。純粹的為白色,含雜質的為微黃色,無臭無味。常溫下為固體,遇熱熔化(熔點50-70℃),不溶于水,能溶于汽油及苯中,熔點越高,溶解度越小。石蠟按我國化工部標準可分成精石蠟,白石蠟和黃石蠟三種,一般采用精石蠟,因它含油量少,色度最好。
3.低分子量聚乙烯及氧化聚乙烯它的熔點為90-100℃,特別是低分子量氧化聚乙烯與聚氯乙烯相溶性差,外潤滑效果較好。
(三)油脂系統潤滑劑
油脂系統潤滑劑是從牛油或其他動物油脂、植物油脂,在高壓高溫下進行氧化并水解所得到的混合物,經提純、蒸餾和分餾而得到硬脂酸。因此油脂系統的潤滑劑可以分為硬脂酸、甘油硬脂酸酯、脂肪酸酰胺和硬脂肪酸酯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