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關方面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但奢侈品包裝假冒產品在一些地區依然猖獗,甚至自成體系,發展成產、供、銷“一條龍”鏈條。國際一線奢侈品大牌,聲稱“境外代購正品”,附有境外商場售貨單,本應數萬元的同款商品僅賣三五千元。
揭秘:國際奢侈品包裝如何轉手翻三倍價錢
空白T恤另縫商標
一堆沒有任何標識的“白板”產品,一疊假冒的名牌商標,成本低廉,并不打眼,但一旦兩者聯袂,頓時變成身價昂貴的“名牌”。
實體店與電商串通
在假冒名牌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鏈條中,最核心的是實體店鋪老板和電商店主相互勾結形成的“假貨利益共同體”,他們彼此依賴,沆瀣一氣,共同支撐起整個造假鏈條。
記者發現,這個利益共同體在實際運作中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流程:首先,電商去實體店鋪取光碟,里面有各種已經拍攝好的假貨照片,將這些照片上傳到電商店鋪,買家就可以自己選擇品牌了。如果有買家下單,電商店主就通過網絡聊天等方式,將商品型號、顏色等信息告訴實體商城供貨商,供貨商則會告知電商店主一個編號。電商店主憑借這個編號可以直接去實體店鋪取貨,貼上相應的標簽和吊牌,就可以找快遞發貨。
千元代購國際大牌
在廣州桂花崗皮具市場,國際知名品牌的仿冒品應有盡有,并可隨時貼牌供貨。在廣州白云世界皮具貿易中心1A0159檔口,老板提供了一款假冒普拉達女式手提包完整的產品包裝,其中包括一張刷卡金額為23800元的發票。甚至連掃描其包裝盒的信息碼,顯示的也是香港正牌店地址信息。這些與在香港正牌店購物后入關手續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