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召開全省質量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專題傳達貫徹落實中國質量(北京)大會精神,部署推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質量強省工作。
會議提出,第一,要從新高度認識質量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刻領會中央關于質量重大意義的科學闡述,認識質量的重要性和提升質量的緊迫性;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山西省質量工作面臨的重大挑戰,緊緊抓住質量這個根本,堅持以質量求生存,靠質量促發展,走出一條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科學發展新路。
第二,要用新思路提升質量工作水平。圍繞構建“放、管、治”三位一體質量提升格局,一是加快改革創新,完善質量工作體系。不斷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抓緊清理審批事項,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完善政府質量獎勵制度,加強對質量發展的政策引導和激勵;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質量工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將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納入各地政府績效考核評價內容;加強宏觀質量狀況統計分析,加大專項投入經費保障,建立和完善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制度,為宏觀經濟決策提供依據。二是落實主體責任,推動企業質量提升。嚴格建立企業質量工作責任機制,建立企業質量安全控制關鍵崗位責任制,嚴格實施企業崗位質量規范與質量考核制度,實行質量安全“一票否決”;不斷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建立健全履行社會責任的機制;嚴格執行重大事故報告及應急處理制度;鼓勵和引導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三是加強質量監管,構建質量安全網絡。加快質量法治建設步伐,加快制修訂質量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努力提高執法效能;健全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切實防范和有效處置質量突發事件;嚴格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進一步提高準入門檻;嚴查重處質量違法行為,強化市場監督管理,切實保障質量安全;不斷提升監管效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四是夯實質量基礎,提升質量發展能力。加大政府和企業的質量投入,加快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技術基礎工作服務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要以新力度形成質量共治格局。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大力實施《質量發展綱要》及行動計劃,把質量強省目標納入“十三五”規劃中,將質量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提高質量發展的組織保障水平。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強化檢查考核。圍繞建設質量強省目標,制定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有效對接的質量政策和配套措施,落實《山西省質量工作考核辦法》,加強對地市縣政府的質量考核。三是營造良好氛圍,實行社會共治。努力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副省長張建欣出席會議,并代表省政府就做好全省質量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山西檢驗檢疫局等質量強省領導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