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廣東在遭遇“毒跑道”風波后,均已開始對修建的塑膠跑道進行全面排查。江蘇省教育系統官員透露,該省教育廳在基層教育部門檢查后發出提醒,應注意施工與教學的關系,并且要杜絕甲苯、二甲苯的使用,防止施工單位帶到施工現場。
塑膠跑道國家標準空白亟需填補
上海市質監局副局長沈偉民則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將排摸問題跑道副劑添加情況,針對跑道施工中可能帶入的影響環境安全的風險因素,在國標尚未有相應規范時,探索一套團體標準,“補充完善有毒有害物質限量指標和檢測方法方面的標準”。
此外,全國體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設施設備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海鵬還曾指出,對于塑膠跑道鋪裝后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以及跑道上空空氣的質量要求,目前相關國家標準也還是空白。
李大圣介紹,對塑膠跑道化學性能檢測相比其常規物理性能檢測收費要貴,但并未透露具體收費情況,“各個檢測機構收費都不一樣,千差萬別”。
對于塑膠跑道施工中是否會添加國標限值之外的有毒物質以及如何檢測的難題,吳海濤坦言,“作為質檢機構來講,我們都是按照標準來做檢測,之外的我們也無能為力”。
化工專家建議,對于有些材料沒有規定限值的問題,現有國家標準應盡快研討、論證后完善,以增加附件的形式對標準進行補充,對市場及時作出反應,“修改標準要兩年時間,但這個事情很急,否則沒有辦法控制劣質廠家‘鉆空子’的問題”。
“這還不夠,住建部門要作為成員單位參與到標準起草中來,在招投標環節要真正用進去。”該專家透露,目前住建部門負責的塑膠跑道招投標環節中,存在低價中標問題,且項目評委幾乎沒有化工專家,“都是各大學體育系主任、基建處長一類,他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