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下商品的外包裝時,也許很多人會有著把泡泡捏破的沖動。為什么人看到塑料泡泡紙就想捏呢?目前沒有搜索到這方面的相關研究,但或許我們可以從一些心理學理論和其它研究來進行闡釋。
捏塑料泡泡紙或有助于減壓
1、捏塑料泡泡紙等同于放松訓練
放松訓練是指使有機體從緊張狀態松弛下來的一種練習過程。肌肉放松法是放松訓練中的一種形式,它是通過身體肌肉反復繃緊、放松的練習達到放松的效果,可以減少緊張和焦慮。
其實捏塑料泡泡也類似于肌肉放松訓練,通過捏泡泡這樣精細的動作可以帶動小肌肉的繃緊、放松,從而使人的神經系統釋放壓力,體驗到放松的感覺。
2、捏塑料泡泡紙或可減壓
《印度時報》曾報道減壓的最好方式是發呆。美國哈佛醫學院和馬薩諸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一組健康志愿者,對他們的腦功能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心無雜念、腦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時候,大腦中的α腦電波得到加強。這種特殊的腦電波位于大腦的最外層皮質,可以抑制信息超載,讓人們的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從而改善情緒、減輕壓力,緩解焦慮不安。
這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有些人卻很難做到讓大腦放空,而借由簡單重復性的動作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重復性動作可以讓大腦處于“自我運行”的模式,排解壓力思緒。澳大利亞前總理吉拉德自稱靠織毛衣來減壓,她表示織毛衣這種重復性動作可以吸引許多注意力,降低大腦運轉速度,令人放松。像捏塑料泡泡紙、轉筆等重復性的動作也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出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