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塑料油墨是顏料等分散於介質中的高度懸浮的膠體,同樣顯示著油墨的復雜的流動性。
凹版油墨從聚酰胺型發展到氯化聚丙烯、偏氯乙烯、丙烯腈型等,為低粘度液狀油墨,由連結料、顏料及助劑三部分組成,按配方比例混合攪拌后,用球磨機研磨12h或砂磨機循環4—5次,細度在20um以下,粘度范圍(25°)0.2—2P。
球磨機:在瓷壇或鐵桶內,安放瓷球到令容積,轉速為40r/min,利用瓷球滾筒旋轉所產生的剪切力進行粉碎。結構簡單,制造方便。
凹版塑料油墨的三大特性
砂磨機:油墨在玻璃砂子中,利用其高速旋轉所產生的剪切力進行粉碎,每砂磨一遍,可降低油墨細度5um。 它是利用砂磨機中心軸高速旋轉900r/min以上,當油墨自下向上流動時,通過玻璃砂子,顆粒被粉碎。砂磨機效率高,出量大,細度好,每臺砂磨機8h可產油墨100kg。
凹版油墨的特性有如下幾點:
①快干性 凹版油墨的干燥靠溶劑蒸發來完成,然而,在吸收性素材上印刷時,也發生一部分暫時性的滲透干燥,干燥靠熱和風來促進。油墨的干燥速度(溶劑的蒸發速度),配合印刷速度,由干燥裝置來調整。
②粘度 油墨廠所提供的顏料粘度,要在貯存中不沉淀,粘度變高一些。使用時,在印刷現場適當稀釋成20—100cP來印刷。粘度高就發生印跡模糊,粘度低部分的印刷良好,可是部分容易產生麻點。就刮刀刮動情況而言,適當的粘度和流動性是必要的,也旨定與印刷速度有關系,印刷速度慢時粘度高,印刷速度變快,粘度變低。
③再溶解性油墨和干燥的油墨,必須能在油墨中的溶劑中再溶解,不然,版孔中殘留的油墨干燥,成為糊版的原因。作為再溶解性的標準,將油墨涂在版上,干燥后浸于溶劑中,根據是否完全溶出可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