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將推進石油貿易體制改革,放寬原油進口限制,賦予符合條件的煉油企業進口原油的資質和使用權。同時適時打破原油國營貿易與非國營貿易的政策界限,建立統一的原油貿易商資質條件。改進成品油出口配額管理辦法,充分利用自貿區、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加快原油期貨市場建設。
改進成品油出口或加快原油期貨市場建設
記者了解到,目前,石化行業“十三五”規劃思路已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牽頭初步擬定并上報,其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向民企開放下游是既定方向。
今年2月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出臺;2015年5月27日東明石化首獲進口原油審批,地煉廠家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的速度不斷加快。
與此同時,商務部對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批復廠家也在不斷公示,在此背景下,地煉廠家逐步擺脫原料壟斷,進入上游市場獲得話語權。
一直以來,油氣行業的上游勘探開發環節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長油田四家壟斷。今年以來,原油進口權和原油進口使用權已經在不斷放開。
截至目前,全國獲得原油進口資質審批的地煉企業共11家。
目前,“一帶一路”建設正穩中有序進行,五證之后,借著東風,寶塔石化組建了國際實業部,吸引了大量高精尖人才,同時通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化國際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尤其中國誠通公司利用其在俄羅斯的優勢,代理了寶塔石化從俄羅斯的伊爾庫斯克經外蒙至二連口岸到寧夏銀川煉化基地的國際石油聯運,年運輸原油三百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