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塑化網(wǎng) www.PVC123.com 訊:
市場預計原油期貨有望本月上線。近期中國計劃推出一支石油合約與全球指標競爭,這可能為推出金屬合約提供示范,然而之前中國政府面對股市崩跌進行的種種干預措施以及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讓國外投資者心存疑慮。
在周一即將于倫敦召開的LME Week年會之際,一個討論重點是上海交易金屬是否會向外國投資者開放,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競爭指標地位。中國消費了全球約一半的基礎金屬產量。
上海期貨交易所可能早在本月推出全球原油合約,與現(xiàn)有的倫敦布倫特原油和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指標競爭。這將是首支允許國際投資者直接參與的中國合約。
不過,此前中國當局對內地股市崩跌的應對,包括逾千家企業(yè)股票暫停交易,都讓許多人持懷疑態(tài)度。
咨詢公司Contango Markets的執(zhí)行董事Clive Furness表示,“中國政府的干預必須停止,在他們意識到這點之前,國際投資者不敢對中國市場大舉投資。”
Furness認為,“中國可能已經將市場國際化的計劃推后了五年,建立一個全球性指標合約比自詡一個合約是國際化的要難得多。”
該石油合約將在上海自貿區(qū)推出,中國取消了該合約結算的增值稅,這個合約將由上海期貨交易所在自貿區(qū)內的一個新部門運營。但是,該合約以人民幣計價,對外資是個問題。
London & Capital的投資主管Ashok Shah表示,“如果你以美元進行投資,你也希望匯出境外的是美元,在貨幣不能自由兌換的情況下很不方便。允許人民幣自由浮動或將推遲,但隨著其成為更具政治性的目標,有朝一日這終將成真。”
人民幣自由兌換將可讓國際投資人更容易在上海期交所交易銅、鋁、鉛、鋅、鎳。這將對LME中的同類金屬交易構成殺傷力,LME正力圖提振交投以刺激交易營收。
不過也有人認為局面不會是完全敵對的。廣發(fā)金融交易首席執(zhí)行官Andy Gooch指出,“并非每件事都對LME不利,如果西方人可取道上海,就可以進行套利,這對LME來說,也可能代表會有更多生意上門。但鑒于過去兩三個月中國股市所發(fā)生的情況,政府或許在考慮不要像原先所想的那么快開放,因為他們對震蕩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