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80 年代末,建筑防水透氣膜在歐美發達國家得到大力推廣。然而,微扎透氣防水薄膜技術進入國內市場只有短短幾年時間,尚處于推廣階段,國內一些企業也處在研究生產階段,隨著我國對建筑節能要求的提高,相關工程技術規范和產品標準的制定出臺,建筑防水透氣膜將很快在國內市場推廣應用。
防水透氣膜的分類及生產工藝
防水透氣膜一般分為微孔膜、親水性膜和微孔親水性膜三種。微孔膜一是一層很薄的聚合物膜,表面有大量的直接小于2μm 的微孔;水滴直徑100μm 左右, 水氣直徑為0.0004μm, 所以可以有效防水透氣。親水性膜無物理微孔,此膜是一組共聚物,有軟鏈段和硬鏈段組成,硬鏈段部分能阻止水滴通過,起到防水作用,軟鏈段由親水性組分組成,能起到透氣作用。微孔親水性膜是由微孔膜和親水性膜復合而成。建筑防水透氣膜是一種新型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建筑用防水透氣膜多為微孔膜,美國某公司生產的產品采用閃蒸法工藝,國內某公司生產采用熱塑性吹膜擠出復合工藝。先進的閃蒸法工藝我們重點介紹。閃蒸法,又稱瞬時溶劑揮發成網法,采用的不是熔融紡絲,而是采用干法紡絲技術。將高聚物溶液在一定的溶劑中制成紡絲液,然后由噴絲孔噴出,由于溶劑的急劇揮發而使高聚物重新固化成纖維。同時閃蒸法采用的干法紡絲技術與普通的方法紡絲技術又有不同,主要體現在閃蒸工藝采用較低的紡絲液粘度,而以極高的壓力和速度從噴絲孔中噴出。由于溶液的粘度低、流動性好,液態絲條在高速運動中固化形成極細的纖維絲條,最后被吸附在成網簾上直接形成纖網。閃蒸法的紡絲溶液由成纖高聚物、主溶劑、副溶劑和一些添加劑組成。閃蒸法非織造布的纖維直徑非常的細,因此具有優良的防水透氣性。
防水透氣膜的功能原理
透氣性就是織物的結構允許水氣穿過織物的本體透出,同時防止外界的液體滲入織物的能力。目前有兩種透氣性技術,一種是微孔透氣技術,一種是分子透氣技術。微孔型薄膜的結構是靠牽伸兩種不相容組分如在聚合物中加入無機微粒而形成的,其結構中存有很多像毛細管一樣的微孔。這些微孔構成了允許氣體通過的通道,但由于外界的液體液滴的直徑大于微孔的直徑所以不能通過。氣體穿過薄膜的滲透力取決于微孔的大小,水分傳輸率與薄膜的表面積和濃度驅動力呈正比,在微孔薄膜中薄膜的物理結構是滲透力的決定因素。分子薄膜是致密的無微孔薄膜,由簡單的擠出或其他的工藝技術生產,然后貼附到織物上。水氣在分子薄膜上的滲透過程可稱為“主動擴散過程”。滲透物附著在高濃度的一邊,利用存在的壓力差擴散滲透到薄膜的另一邊。對于分子薄膜聚合物的化學結構和薄膜的厚度是決定滲透力的主要因素。
微扎透氣防水薄膜既可以防水,又能保證圍護結構內部水汽能有效排出,必定能在建筑節能領域得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