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年中以來,國際油價一路下探,跌幅達70%。低迷的國際原油市場給許多石油生產國帶來經濟困境。不過沙特依然表示,自己撐得住。
油價暴跌,沙特作為世界第一大原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收入銳減,持續在也門用兵、打擊胡塞武裝更讓沙特財政狀況雪上加霜。
國際油價一路下探 沙特堅持不減產
據報道,沙特2015年財政赤字已達980億美元,為了在今年把財政赤字縮減到870億美元,沙特政府被迫實行緊縮政策,如削減能源和電力補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沙特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調低至1.6%,為7年來最低。
不過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礦產資源大臣阿里·納伊米堅稱,油價低迷對沙特來說并不是問題。這番表態并非硬撐,根據公開數據,沙特現階段持有超過6000億美元外匯儲備。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阿德爾·朱拜爾18日表示,沙特雖然與俄羅斯達成關于凍結原油產量的協議,但并不準備減產。
一些分析師認為,盡管達成“凍結”產量的協議,但沙特與俄羅斯、伊朗等石油生產國在一系列其他問題上分歧很大,協議究竟會如何影響國際油價,仍有待觀察。
“即便其他生產國意圖限制或同意凍結(原油產量),以防額外產量對國際市場造成影響,但是沙特并不打算減產,”朱拜爾告訴法新社記者,“原油問題應該由市場供求決定。沙特阿拉伯王國將捍衛自己的市場份額,就像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
沙特阿拉伯和其他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此前表態拒絕減產。不過,沙特與俄羅斯16日商定,在獲得其他原油生產國支持的情況下,將把原油產量“凍結”在今年1月的水平。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能源安全和氣候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蒂姆·布爾斯馬說,1月份的生產量無疑“龐大且溫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史蒂夫·漢克也認為,油價并不會有實質性上漲,因為“產量凍結保持在較高水準”。
委內瑞拉、卡塔爾和科威特隨后表示支持這一協議,歐佩克第二大石油生產國伊拉克也表示,如果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支持此協議,伊方準備合作。
與沙特在敘利亞問題上分歧嚴重的伊朗對協議也表示歡迎,法新社說,這令市場吃了一驚。不過,伊朗并未承諾減產。
一些分析師指出,沙特無意減產的表態背后,有一套自己的盤算。
美國喬治城大學石油問題專家讓-弗朗索瓦·塞茲內克說,沙特事實上有意減產,但懷疑俄羅斯是否也有意這樣做。
自去年7月伊朗核問題全面解決協議達成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逐步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和金融制裁,伊朗重返國際原油市場,被沙特視為一大競爭對手。
塞茲內克說:“我并不認為海灣(阿拉伯)產油國希望把自己的市場份額拱手讓給伊朗。我想他們爭奪市場的斗爭會繼續激化。”
此外,沙特在敘利亞問題上與伊朗、俄羅斯分歧巨大,更加深彼此的互不信任。
把競爭力較弱的對手擠出市場,如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也是沙特的目的之一。
“其他產油國是否會跟進(原油“凍結”協議)還有待觀察,但一個主要生產國已經和先前油價大跌時不一樣了,那就是美國。它一定不會參與凍結產量的。因此,我依舊懷疑這一舉措能否產生實際效果,”布魯金斯學會能源專家布爾斯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