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新材料是世界上公認的六大高技術領域之一和21世紀最重要和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已成為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材料領域或成我國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
自2010年以來,中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由2010年的6500億元增長至2014年的1.6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初步測算2015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萬億元的既定目標,關鍵新材料保障率上升到70%。
2月19日,國家科技部公布了包括高性能計算、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在內的第二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其中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均屬于新材料領域。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國家科技戰略第一次牽手新材料。之前科技部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量子通信、納米科技等九大專項入選,已經提前使得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與新材料“親密接觸”。
新材料在線高級研究員肖輝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與傳統材料相比,新材料產業具有技術高度密集,研究與開發投入高,產品附加值高,生產與市場國際性強等特點。另外,新材料產業的外溢性極強,輻射范圍極廣,往往帶動其他行業和領域隨之發生變化。他說,新材料細分的超導材料、石墨烯、液態金屬等25個行業中,大多的年產值在百億元,其中與第三次工業革命相關的3D打印、傳感器首當其沖,發展市場空間高達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行業“十三五”規劃編制接近“尾聲”。同時,新材料行業作為新興產業重要組成也將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最快將在今年初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