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知名奶瓶品牌NUK的中國旗艦店網站上,一款標注有“BPA Free”、產地為德國的寬口玻璃奶瓶,其材質說明中只標注了聚丙烯(PP)、TPE(熱塑性彈性體),并沒有具體指明是否含有BPS。而一款同樣標注 “BPA Free”產地為德國的學飲杯,其材質說明中只寫明瓶身、彈力夾扣、防塵蓋均為聚丙烯材質,同樣沒有說明是否含有BPS。記者試圖聯系NUK相關負責人,但是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收到任何回復。
嬰幼兒產品陷“有害成分”不明風波
記者通過搜索發現很多嬰幼兒產品都宣稱“不含雙酚A”或 是“BPA Free”。但是產品中的BPA是由哪些物質取代,在產品包裝中并沒指明。
此外,著名母嬰品牌貝親有聚苯砜(PPSU)和聚丙烯(PP)為主要材質的兩款塑料奶瓶。商家宣稱以聚苯砜為材質所制作的奶瓶,不僅耐用而且可以承受高溫消毒。其瓶身材質主要為聚苯砜,而瓶蓋和瓶帽則為聚丙烯。在其旗艦店的塑料制品的說明中,商家表示商品的材質都是安全無害的。兩種產品均未具體說明是否含有BPS。
而飛利浦新安怡的PP和PES(聚醚砜)塑料奶瓶在該品牌旗艦店網站上顯著標明0%雙酚A,并未說明具體取代雙酚A的是何種物質。記者注意到,PES正是專家提到的雙酚S被用于合成的原料之一。
此外,美國品牌布朗博士旗艦店、惠氏母嬰旗艦店等母嬰產品網上旗艦店均表明相關塑料產品不含雙酚A。
以上塑料奶瓶在京東、淘寶等電商銷量都很高。在京東商城,貝親PP材質的塑料奶瓶銷量高達6萬余件,但有部分用戶的評價包括“慎重購買,塑料味很重”,“有異味,不敢用”等。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丁雪佳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雙酚A是制備環氧樹脂、聚碳酸酯、聚砜、聚芳酯、酚醛樹脂、阻燃劑等產品的重要原料。
雙酚A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物,可以模仿人體自身的荷爾蒙,并可能導致對健康的負面影響。美國、加拿大和歐盟已禁止使用BPA。
結構和功能與BPA相似的一些雙酚類化合物開始作為其替代品使用,其中雙酚S使用較多。雙酚S用于合成聚碳酸酯、環氧樹脂、聚酯、酚醛樹脂,以及聚砜、聚醚砜;雙酚S同時是制造醫用高分子材料及各種塑料的重要原料,在食品接觸材料等行業被廣泛應用。
當前市場上許多塑料制品都開始貼上“不含雙酚A”的標志,宣稱可放心安全使用,但這些產品大多使用與雙酚A化學結構相似的化學物質雙酚S。
他告訴記者,文獻報道顯示,多種環境介質和生活用品(如罐裝食品、紙制品)中均檢測到BPS的污染。近期研究證實,普通人群廣泛暴露于BPS中,人體尿液中可檢測到這種污染物的存在。隨著環境污染水平和人體暴露風險的增加,BPS的毒性開始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