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9月23日)市場分析人士表示,中國9月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值跌至六年半低點47,預期47.5,前值47.3。
中國8月財新制造業PMI終值47.3,為2009年3月來最低。該指數是經濟健康狀況的領先性指標,高于50表明制造業擴張。
此次PMI的下滑主要受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指數的拖累,暗示內外需疲軟。分項指標中,中國9月新訂單跌至46.0,9月新出口訂單下滑至45.8。
財新智庫(Caixin Insight Group)首席經濟學家何帆認為,中國制造業疲軟的主要原因與此前外需和物價相關因素的變化有關。8月財政支出大增,體現了中國政府在財政政策方面較強的努力。
近期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提升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憂慮,導致各投行和國際機構削減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周二(9月22日)亞洲開發銀(ADB)調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由此前的預計的7.2%降至6.8%,低于2014年7.3%的增幅,并2016年將經濟增長降至6.7%。
此外,周二巴克萊銀行(Barclays)也將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分別從此前的6.8%和6.6%調降至6.6%和6.0%。
野村證券(Nomura)經濟學家Yang Zhao表示,持續預計中國央行將在今年剩余時間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第四季度料調降存款準備金率50點。
野村并稱,仍認為財政政策在提振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較大作用,2015年財政赤字占國民生產總值(GDP)占比由此前的2.3%上漲至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