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行業發展現狀十二五發展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提出的電線電纜行業的“十二五”期間行業發展的三個目標“四個形成”的歷史重任,《指導意見》指出,要通過收購、兼并、聯合等產業重組活動,爭取到“十二五”末期,在行業內形成三到五家銷售額達數百億元并且具有一定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形成六到十二家銷售額達一百億元并且在專業產品領域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專業化特色企業;形成一批產品各具特色、專業制造能力強、配套較為齊全、差異化發展的區域線纜產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專業生產特色以及區域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
今天來看這幾個“形成”基本都已經完成,遠東電纜等都已經成為售額達數百億元并且具有一定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至于形成六到十二家銷售額達一百億元并且在專業產品領域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專業化特色企業,基本也已經完成;形成一批產品各具特色、專業制造能力強、配套較為齊全、差異化發展的區域線纜產業集群,江蘇宜興、安徽天長、廣東東莞等也都已經成為這樣的集團;形成一批具有專業生產特色以及區域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這條也已經基本達成。
在經濟形勢不好,世界金融危機持續的情況下,能夠圓滿完成如此艱巨的“四個形成”任務,可謂并不輕松。在市場經濟制度尚不完善和經濟形勢尚不穩定的情況下,完成這些任務,需要行業組織和全行業的大中小型骨干企業付出巨大的努力。
中國電線電纜行業或將實現產業重組
我們總結之所以達成目標,完成了四個“形成”,可以看到這樣的經驗。首先得益于行業組織切實發揮指導作用。現在已經是市場經濟的時代,行業組織制定了《指導意見》并經國家主管部委批準之后,請部委領導做個個報告,即可四平八穩地慢慢落實,這一套已經不管用了。現在,行業組織幾乎與政府部門脫節,各拿各的號,各吹各的調。政府要的是GDP,行業組織要的是行業發展,二者貌似神離,使企業陷入困惑。結果是:企業要貸款,申請個什么榮譽或獎勵,上個什么新項目等,都要找政府商量;企業要上什么新項目需要聽聽專家資訊,打聽其他企業的消息,或者產品質量出了紕漏,都要找行業組織幫忙。這就是為什么建了那么多立塔、評上了那么多名牌、頒發了那么多光輝燦爛的榮譽證書,而行業主管組織和部門還不清楚的原因。《指導意見》的形成目標之所以能夠實現,在某種程度上,是行業組織指導企業,以及企業聽從行業組織的指導的結果。如何引導線纜行業應對外部折騰和內部不再自己折騰,應該是行業組織的重要任務。
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一批領軍人物或企業,從一定程度上他們代表著行業的發展方向,他們能夠帶領行業走向未來。大型電線電纜企業集團充分發揮了行業領軍作用。《指導意見》說要 “形成3 -5家銷售額達數百億元且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站在中國電線電纜行業整體發展的高度來看,這些企業當然是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的脊梁,是向世界展示中國電線線纜行業“肌肉”的“巨人”,是電線電纜行業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希望之星,是打造世界級知名品牌企業的搖籃。如今,已經有遠東電纜等一批銷售額超百億元的特大型企業,舉起行業大旗,引領全行業的發展。全行業熱切期待著它們拿出更加亮麗的成績單,以成就我幾代人的民族電線電纜工業發展之夢想。
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理解創新,不斷創新才能做好當前的工作。創新就是要淘汰舊觀念、舊技術、舊體制,培育新觀念、新體制,做出新特色。專業化特色企業要堅持走特色之路。十二五期間要形成六到十二家銷售額達100億元并且在專業產品領域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專業化特色企業。企業有特色產品,這才能稱得上是特色企業。有了特色產品以后,已經過上了小康生活,就應該要做大做強,成為百億元企業,凡是有條件的企業,不應錯過機遇,謀求自我良性發展。
如今,“十二五”已經到了即將收尾的時候,可以對一個行業的“十二五”發展做出總結了。電線電纜行業行業應該對照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線電纜分會所做的《電線電纜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意見》,總結我們這五年的經驗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