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果蔬的貯藏保鮮,利用單一的薄膜保鮮技術進行保鮮是不夠的,往往達不到最佳的保鮮效果。在對果蔬薄膜包裝的同時,對其表面涂覆保鮮劑,或是對其包裝帶穿孔,均有可能達到更好的保鮮效果及貯藏壽命。
經研究表明,多種保鮮技術的結合更能達到最佳貯藏效果。大蔥采用果實煙熏劑保鮮處理后(每月熏蒸處理一次),并使用打了16個孔的0.03mmpvc保鮮膜保鮮,在0℃,濕度為80%~90%條件下,貯藏可達到4個月,具有最佳貯藏效果。用大蒜浸提液對柑橘涂抹晾干后,用厚度為0.01mm的塑料薄膜包裹,包裹膜上開一些透氣小孔,貯存于常溫下,此法貯藏95天后,爛果率僅為7.8%。而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打孔和CSP保鮮劑對冬棗進行保鮮,2~4℃貯存63d,好果率達到90%。250mg·L-1無水亞硫酸鈉溶液對平菇進行處理,放置在內置吸水劑的密封保鮮袋中貯藏,保鮮效果理想,保鮮時間為8d,外觀品質保持良好,失重率為4.8%,水漬、軟化、褐變較輕。
美國一家包裝公司最近研制開發出一種瓷性紙,并用瓷性紙制成了薄膜袋用來包裝蔬菜。使用這種瓷性紙時與充氣包裝技術結合,即蔬菜用帶有瓷性紙的薄膜袋包裝后,經抽真空先將袋內的空氣排除掉,再充入情性氣體,包裝密封后,瓷性紙能不斷放射出長波紅外輻射,限制蔬菜中的細菌活動,同時吸入少量乙烯氣體,大大延長了蔬菜的保鮮期。另外,美國還開發出含有消除氣味成分,吸收大量乙烯氣的瓷性紙。
浙江大學食品系,海軍醫學研究所侯建設、李中華等模擬艦船冷藏庫溫度(2℃,9℃),應用海軍醫學研究所和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中心提供的保鮮袋對韭菜進行保鮮貯藏。結果表明,2℃貯藏條件下用適當的塑料袋(如HDPE+CaCO3、HDPE+分子篩)不密封包裝,可使韭菜貯藏山東省農科院原子能農業應用研究所王守經馮雙慶于子厚等采用適宜劑量的輻照處理(在0.08~0.25kGy的輻照劑量范圍內),與聚乙烯蔬菜專用保鮮膜包裝相結合,實現生姜在常溫下的中長期貯藏,儲藏120d,保鮮率可達到90%以上。
由于不同果蔬具有不同的呼吸強度和不同的生理特征,貯藏保鮮過程中應根據其各自的生理特征采取不同的薄膜保鮮技術,同時再配合低溫貯藏條件,能更有效地防止果蔬采后的敗壞現象,使果蔬進入市場時仍能保持新鮮度。